黑龍江日報12月28日訊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懮。今年以來,我省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把更多財力傾向在改善民生上,把更多精力投放到社會保障中,把更多匯聚民心、體察民情的關懷滲透到龍江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環境、就業機會、教育、醫療,這些關鍵熱詞和背後的亮眼數據,凝結成一份厚實的『民生』答卷。實事辦到了實處,溫暖也流淌進了心裡,百姓攜手奔向高品質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底氣和實力。
改善生活環境和條件 點亮百姓的『安居夢』
冬日暖陽下,哈爾濱市南崗區恆順小區院內,輪椅上的王大娘曬著太陽,臉上掛著微笑。『單元門口新修了無障礙坡道,院裡也有無障礙設施,坐輪椅我就可以自由進出,真是太高興了。』談到自家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王大娘贊不絕口。
住有所居、住有所安,事關每個家庭的利益。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省住建廳加快推進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會同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積極對上爭取資金,棚改方面爭取資金105.67億元,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爭取資金92.02億元。
確保百姓喝上放心水、住上暖屋子、用上安全氣。我省持續推進城鎮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三年行動,全年完成改造老舊泵站1257個、庭院供水管網1947公裡、受益群眾近百萬戶。我省在全國北方采暖地區中第一個將居民冬季室溫標准由18℃提高到20℃。開展全省城鎮供暖『冬病夏治』專項行動,共整治完成供熱隱患問題55652處。聚焦城鎮燃氣繳費報裝服務『最後一米』,哈爾濱等城市已新增繳費網點53處、自助繳費圈存機52臺,安裝物聯網智能燃氣表10.8萬塊。
兼顧『裡子』與『面子』,築牢幸福根基。放眼房前屋後,藍天黑土,環境改善不止於此。
省生態環境廳聚焦解決一系列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全力解決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畜禽污染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熱點焦點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其中圍繞推進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氣治理,強化『辦實事』成效,截至目前數據顯示,今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25天,同比減少59%,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為0.6%,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完成全省重污染天數比例控制在1.2%以內的既定目標。
為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加大重污染天氣期間秸稈禁燒督查力度,嚴控秸稈露天焚燒導致大氣污染。2020-2021年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已經完成,秸稈露天燒火點較三年前減少了97.6%,因秸稈焚燒導致的重污染天數減少了48.6%,對PM2.5均值濃度貢獻值減少了66.7%。
實現教育公平就業有門 守護百姓的奮斗『飯碗』
聚焦解決優質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校外培訓機構『黑班黑校』、校園『微腐敗』、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高校後勤保障不到位、農村義務教育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省教育工作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雙鴨山市寶清縣寶清特殊教育學校內,孩子們在寬闊平坦的操場肆意奔跑,塑膠跑道、足球場、籃球場應有盡有。哈爾濱市阿城區20所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校的孩子們不僅擁有了新昇級的操場,在課堂上還能把玩著全新的儀器設備,新奇的科學世界在他們的面前徐徐展開……
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讓優質教育惠及每一個孩子,我省持續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造農村義務教育學校904所,新建改擴建及維修校捨面積54萬平方米,購置設備8.1萬臺套件。
在就業方面,省人社廳把解決『就業創業服務質量不高』問題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穩就業工作專班作用,牽頭開展就業創業服務質量提昇行動,通過實施高校畢業生精准就業服務計劃、失業人員集中幫扶計劃、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計劃和就業創業服務昇級計劃,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截至11月底,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12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33.7%,取得顯著成效。
織密兜牢民生保障『網』 築牢百姓的幸福『根基』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省衛健委、省醫保局集中力量落實省委部署的專項行動,聚焦『幸福感』,點題破解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型醫院『看病難』問題;著眼『獲得感』,推動解決農村醫療衛生人員服務能力弱問題;緊盯『安全感』,著力補齊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短板;圍繞『滿足感』,著力解決群眾異地門診就醫『墊資跑腿』問題;立足『使命感』,著力優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機制。從多個維度關注民生心態,人民群眾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急難愁盼』,得到妥善解決。
在提昇醫療服務水平方面,我省大力實施『看病不求人』行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便民就醫十六條措施』和『醫療暖民十項舉措』,全省二級以上醫院推進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專家號源網上開放比例達100%。在醫療助老工作方面,其工作模式已在今年9月,被國家發改委作為首批14個運用智能技術服務老年人優秀示范案例之一,在全國范圍推廣。
省人社廳全面開展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便利化專項行動。省市縣三級同步推廣『人臉識別、大數據比對、主動上門和傳統服務』多種認證方式,做到『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弱勢群體不跑腿』。截至目前,全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已完成認證527.6萬人,完成率達95.5%,完成率、進度指標均優於往年,離退休人員滿意度大幅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