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2022-01-02 18:00: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春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重要問題。

  為什麼結合:歷史必然現實需要

  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從過去到現在,正是由於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民族纔取得了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偉大社會變革,並為最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要接著馬克思主義講,也要接著中華文化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產生,不僅是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而且是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弘揚好中華文化的必然要求。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方法則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是推進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再生的根本遵循。

  在哪裡結合: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一方面要把握基本原理,指導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關鍵要素和結合點在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有機統一,也就是要牢牢抓住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牢牢抓住實踐觀點、群眾觀點和歷史觀點,牢牢抓住唯物辯證法和科學認識論。

  另一方面要辨析傳統文化,深化結合。分析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要抓住其核心價值與原本精神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構分層包括了與生產方式相對應的可操作實踐層面、與生活方式對應的深層次價值層面、與社會關系總和相對應的原本精神層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推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要堅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的指導下,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原本精神層面、核心價值層面和操作層面的揚棄。

  怎麼樣結合:守正創新知行合一

  第一,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相通性來看,講仁愛、重民本的觀念是中國共產黨所堅守人民性的歷史文化源流,它能夠讓我們加深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與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密切聯系,加深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通之處,從而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

  第二,從實踐哲學的角度觀察,我們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行合一觀念,有助於深化理解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辯證關系。在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古人講格物致知,即為研究學習之意,通過研究學習,纔能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古人看來,『正誠修齊治平』就是要通過學習萬事萬物來提高境界。從訓詁來看,『學』有『教而覺之』之意,『習』則是『鳥數飛』之意,二者均包含實踐哲理。這些解釋,無疑會深化我們對認識與實踐關系的理解。

  第三,懮患意識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昭示的重要經驗。《周易》:『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與此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不乏創新觀念。比如《詩經·大雅》:『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中的『明德慎刑』『修明法度』的觀念,就蘊含著深刻的『法治思維』。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