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鄰裡借款糾紛難調解 法官溫情執法暖人心
2022-01-05 16:51:45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這封信是海林市人民法院2021年12月收到的,是海林鎮石河村郭某老人寄出的,而這封信背後的故事卻發生在4年前。

  一個普通的借款糾紛

  一次四人簽字的和解

  2017年5月12日,海林市海林鎮石河村村民馬某為經營企業找到了同村村民郭某借款。基於對馬某的信任,郭某把全部積蓄15萬元借給馬某,約定了借款期限及利息,馬某的兩個侄子為借款提供保證。借款期限已過,馬某一直沒有還款,郭某心急如焚,多次去馬某家討要。此時,馬某因生意經營失敗還欠其他人錢。郭某遂將馬某和擔保人訴至海林市法院。

  海林市法院付潔法官對老人的遭遇非常同情,認真了解了案件的來龍去脈,了解到雙方當事人同屬一村村民,被告馬某確因生意失敗無錢還款,不是惡意拖欠,決定以調解的方式解決此案。

  調解的過程是艱辛的。馬某生意失敗後,情緒十分低落,對調解不配合,不接法官電話。法官就帶領書記員下鄉去找,一次找不到就兩次,最後在一天傍晚時分找到馬某。馬某為法官的堅持所感動,同意調解。最後本案以調解結案,約定被告馬某於2018年9月30日、10月30日、2019年4月30日前分三次付清欠款,擔保人楊某和樊某承擔連帶責任。

  人心都是肉長的

  沒有哪個老實人想當老賴

  案件到此應該是圓滿結束了,可是到了2018年10月1日,郭某並沒有收到馬某的第一筆付款。郭某找到馬某時,馬某說:『我現在真沒有錢,想要錢得容我出去賺錢再還。』郭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李凱於立案第二天就來到了石河村村委會,調查三名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三被執行人是叔侄關系,叔叔馬某常年做生意,後來做生意被騙虧了好多錢,兩個侄子是普通農民,以務農為生,家庭不富裕,三人都是老實人。

  法官來到擔保人樊某家中,房子雖不大,但是乾乾淨淨,屋裡屋外沒什麼值錢的物件,只有一輛已經很舊的拖拉機。樊某見到法官很拘謹,說叔叔借款當天非拉著他去做擔保,此前他沒有給人做過擔保的事。現在他種的地少,也沒有其他收入,孩子還在上學,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還債。

  被執行人馬某一身外債,兩名擔保人也一貧如洗,而申請人郭某也很可憐,這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郭某來到法院,情緒格外的激動:『我要強制執行擔保人樊某、楊某的農機具。他們不還錢,就不讓他們種地!』

  執行法官分析,有人給申請執行人郭某出了主意,而這個主意會讓執行工作陷入困難境地。其實按照申請執行人郭某的要求處理很簡單:被執行人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把農機具強制執行拍賣。可是後來呢?農機具可能1萬元都不到,其餘的錢還是要不到,兩個擔保人也沒法種地,怎麼掙錢還錢,還有孩子上學呢。法官決定一定要找到兩全的辦法。

  三年還款計劃如約履行

  原來誠信只差一個機會而已

  接下來的幾天,法官基本上是住在村子裡的,他給申請執行人郭某和兩個擔保人算了一筆賬,法院強制拍賣擔保人的農機具,強制使用擔保人的土地,那麼兩個擔保人就沒有了生活來源,申請執行人雖然一次性能拿到幾萬塊錢,但是二擔保人卻因而喪失了後續債務的償還能力。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需要在主債務人馬某那打開缺口。

  於是,在法官的主持下,申請執行人與三被執行人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由擔保人先出一部分錢,讓馬某想法分期付款。當擔保人樊某、楊某籌借了兩萬元錢的時候,馬某的心裡不是滋味。他向申請執行人承諾,三年分期還清,為履行承諾,他要外出打工,一定能還上申請執行人的錢。申請執行人同意。

  在2021年12月1日,申請執行人郭某收到了最後一筆和解執行款後,立即給海林市法院寫了這封感謝信,感謝法官的公正裁判、人性執法。

  都說法律是冰冷的,都說嚴格依法辦事就不會有錯,但是只有身在法院纔會知道,作為一個執法者身上的責任是什麼。案件有時看似簡單,他背後隱藏的難處是我們每一名法律人都應該去深入了解、認真體味的。願天下無賴,誠信履約,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