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發布了第四批2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
據悉,這些創新實踐案例包括政府職能轉變、貿易轉型昇級、金融開放創新、法律服務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人纔服務創新六個領域。
政府職能轉變領域
哈爾濱片區開啟『無感續證』新模式。哈爾濱片區以企業感受度為出發點,通過建立大數據信息數據庫,對符合條件企業,自動填充表單並向企業推送,經企業確認後無需再『主動申請、提交材料、來回跑腿』,審批部門按程序完成審批,使企業在『無感』體驗中完成許可證延續。
構建『多點可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哈爾濱片區推行『政銀企合作政務服務窗口』新模式,在產業園區和銀行網點增設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將『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改革延伸到了銀行開戶環節,並在深圳設立『哈爾濱(深圳龍崗)科技創新產業園綜合服務窗口』,通過服務前移和在線協同辦公,讓『數據信息多跑路、企業投資少跑腿』,打造片區『十分鍾』辦照圈。
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優化篩查及分類評估。黑河片區優化公平競爭審查流程,建立關鍵詞庫比對機制,分類選擇第三方機構進行專業審查評估,大幅提昇公平競爭審查效率,確保審查質量,形成了黑河片區特色化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審查總用時不超過半個工作日。
政銀合作聯動助力自貿片區商事登記領域改革。綏芬河片區授權銀行網點為申請人提供企業、個體工商戶從名稱自主申報到設立、打印執照、發放『企業開辦大禮包』的『一站式』服務,並由市場監管部門在線完成審核,實時推送至稅務、公安刻章、社保、公積金等部門,企業可在銀行現場領取營業執照和免費印章,實現『商事主體登記窗口與銀行營業網點一體化』。
出版物發行業務許可與網絡發行備案聯辦。綏芬河片區創新實行出版物發行業務許可與網絡發行備案聯辦制度,通過申請材料歸集合並共享,申請人僅需提交1份材料即可完成申辦,辦理時間壓縮了10個工作日,實現了『兩件事,一次辦』,顯著提高服務效能。
深化『三零』『三省』服務提昇『獲得電力』滿意度。省電力公司推動綏芬河片區開展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和大中型企業省力、省時、省錢『三省』辦電服務,不斷提昇客戶『獲得電力』滿意度,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創新研發『綏疫控』大數據服務平臺。綏芬河片區創新建立疫情防控數據服務平臺,信息快速排查、不見面錄入、無接觸式登記,人員信息統一錄入、統一調用、動態更新、分級管理、人員狀態實時監控,疫情防控各部門之間共享一張信息數據網,合理設置各級數據訪問權限,確保核心數據安全。
貿易轉型昇級領域
創新數字化在線招商服務新模式。黑河片區完善自貿片區智慧招商網絡平臺,聘請專業網絡團隊管理運營,創建全景VR展示系統,數字化分析現有產業優勢,對公司規模、銷量、合作意願等角度進行比對,精准選取企業進行招商,打造從前期數據分析到中期遠程對接再到後期跟蹤服務的數字化『一條龍』招商服務體系。
創新跨境多載體電商直播融合新模式。黑河片區建設電商直播產業區、電商企業孵化區、電商直播研究室、跨境電商線下展示中心等設施場地,形成以跨境電商產業園為基礎,以直播產業集群為優勢,以『邊民互市貿易+電子商務』為特色的跨境電商直播產業鏈條。截至目前,實現直播銷售額3億元,互市貿易商品銷售額6000萬元,帶動跨境電商產業園產值實現7億元,銷售商品近4000種。
創新應用『匯總征稅』新模式。哈爾濱片區創新提出集約化新型征稅模式,打破傳統『申報-審單-繳稅-放行』通關模式,符合條件的企業憑借銀行出具的保函或保險公司出具的保單,可對進出口貨物實現即報即放,貨物放行後集中打印稅單,實現全天24小時通關,大幅壓縮通關時間。
搭建區域合作『數字化電商+物流服務平臺』。黑河片區突破中俄跨境電商物流一直存在的運輸費用高、速度慢等難點問題,與寧波自貿片區對接開展跨境電商合作,打造對俄物流小包裹集散中心,建設東北三省首家『菜鳥網絡中心倉項目』,推動邊境口岸數字化建設,顯著提昇跨境電商進出口服務能力。
創新互貿商品海運進口新路徑。綏芬河片區協助參貿主體對接15個互貿進口來源國合作伙伴,組建精通俄羅斯法律、報關業務知識的專業工作團隊,協調推動首批韓國商品由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關轉口至綏芬河口岸,實現跨境貨運通道新突破。
金融開放創新領域
打造對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哈爾濱銀行建設對俄結算服務中心,整合了對俄跨境結算、跨境融資、跨境電商在線支付、中俄本幣現鈔跨境調運等服務功能,成功獲批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也稱『CIPS』)直接參與者資格,落地自貿區首筆NRA賬戶結匯業務,為各類對俄經貿企業提供內外貿、離在岸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法律服務建設領域
提檔昇級訴訟服務縱深推進多元解紛。哈爾濱片區依托哈爾濱電子法院,實現了線上立案、自動分案、在線庭審及電子送達等全流程網上辦案體系。成立訴訟服務中心、人民調解室與律師調解室,累計審核網上立案申請5841件,轉訴前調解2443件,調解成功653件,申請司法確認132件。
聚焦『三服務』健全涉外法律服務體系。綏芬河片區實施以涉外公證、涉外調解、涉外法援為主要內容的『三服務』體系,建立中俄法律服務中心,推動中俄律師協會簽署涉外法律服務合作框架協議,聯合開展涉外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各項涉外法律服務事項1200餘件。
打造東北亞國際仲裁中心提昇哈爾濱仲裁國際競爭力。省司法廳推動哈爾濱片區打造東北亞國際仲裁中心,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整體遷至哈爾濱片區,率先在國內建立海外代表制度,設立知識產權仲裁院,成為東北地區首個設立知識產權仲裁院的仲裁機構。2020年受理案件4256件,標的額81.64億元,受案數量和受案標的額均位於東北地區首位。
知識產權保護領域
建立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服務新體制。哈爾濱片區成立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正式啟動國家知識產權局黑龍江業務受理窗口及省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哈爾濱片區受理窗口,為企業提供專利挖掘、法律援助及商標、質押融資、地理標志辦理等全方位服務,加快構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建立地區性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平臺。黑河片區成立遠東高校知識產權服務聯盟,在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等多個知識產權類別上建立專業化服務體系,與俄羅斯遠東高校聯合舉辦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創新論壇、大學生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展等系列活動,全面深化對俄知識產權文化交流與合作。
人纔服務創新領域
建立『三位一體』人纔服務新模式。哈爾濱片區出臺『黃金30條』『新「驅」25條』,對高精尖端、領軍人纔計劃等實施補貼支持,搭建國際人纔服務站、駐外引纔工作站等載體平臺,建立『人崗對接』的精准服務機制,創新形成政策扶持、載體建設、人崗對接的『三位一體』人纔服務新模式。
建立健全外國人繳存公積金制度。綏芬河片區探索建立公積金繳存使用制度,印發出臺《關於在綏工作和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員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通知》,外籍人員在片區辦理公積金業務與中國籍繳存職工全部采取同樣政策,享受同樣待遇,有效緩解外籍人員購房壓力。
下一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主動開展壓力測試,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生成更多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制度創新成果,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我省改革開放『排頭兵』和『試驗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