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2日訊 『廳黨組尚未建立領導乾部插手乾部重大事項記錄制度,要強化對廳直屬事業單位政治生態建設監督檢查……』日前,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會同駐省人社廳紀檢監察組與省人社廳黨組舉行三方專題會商,紀檢監察組針對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向該廳黨組反饋意見建議。省人社廳黨組對問題全部認領,逐一對照查擺,並提出整改措施。
這是省紀委監委各派駐(出)機構堅強履職、提昇監督效能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省紀委監委進一步深化派駐機構改革,不斷細化實化對派駐(出)機構直接領導和統一管理,推動派駐監督精准化、辦案規范化、改革精細化、隊伍專業化、保障信息化,把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治理效能。
數據顯示,去年省直各派駐(出)機構及所屬單位共立案2481件,同比增長40.3%;處置問題線索7053件,同比增長54.5%;運用『四種形態』處理9327人次,同比增長96.6%。
固化成果
『室組地』聯合辦案成常態
去年7月13日,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北大荒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史中華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史中華案的順利查辦,得益於「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這起案件是由省紀委監委第七監督檢查室與駐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伊春市監委聯合查辦的,是省紀委監委推動『室組地』聯合辦案制度機制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案件辦理過程中,省紀委監委第七監督檢查室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突出統籌協調,組織開展案件協商,為案件查辦提供有力指導。紀檢監察組在對史中華進行紀律審查的同時,充分發揮駐在其中、熟悉情況的優勢,利用了解掌握其關系網、背景信息等情況,調取相關憑證、涉案資料快速高效,為查辦案件提供基礎信息及綜合服務保障。伊春市監委負責監察調查,充分發揮地方監委辦案經驗豐富、辦案力量強等優勢,在案件突破上精准有力,迅速查清基本事實。
『攥指成拳、同向發力,「室組地」三方既按各自職責承擔任務,又揚長補短,貫通審查調查力量、凝聚辦案合力,「1+1+1>3」的組織優勢、系統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腐敗的效能。』駐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梁智君表示。
辦案力量統一調配、審查調查統一實施、以案治本統一深化,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探索『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相繼查辦了光大實業、光大證券系列腐敗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駐長春森林資源監督專員辦事處原副專員井東文案、國中康健集團有限公司原三級顧問褚艷芳案、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吳文寧案,等等。
在積極承接中央紀委相關部門、派駐紀檢監察組移交案件的同時,省紀委監委全力推動省、市、縣三級『室組地』聯合辦案制度機制,並將此作為推動派駐改革精細化的一項重要課題。
去年7月,佳木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原科級乾部侯某霏因犯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得益於『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這起案件從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到高質量辦結移送檢察機關,僅用時38天。
為進一步深化派駐機構改革、落實『四項監督』深度融合、規范加強『室組地』聯合辦案工作,去年10月,省紀委監委結合工作實際,出臺《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室組地』聯合辦案工作辦法(試行)》。
『「室組地」聯合辦案在我省已經成為常態,形成了很多探索性、創新性做法,我們將實踐經驗總結提煉,及時固化成果,形成規范性制度,明確三方職責分工、工作銜接,促進全省紀檢監察工作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省紀委監委法規室副主任李英麗說。
與此同時,省紀委監委還不斷建立健全重要情況報告、定期會商、線索聯合排查等機制,督促聯系派駐機構的監督檢查室要與派駐機構一道健全『室組』聯動監督,修訂完善了《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問題線索(案件)辦理、反饋和督辦工作辦法》《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機構)『走讀式』談話安全管理工作規定》等工作制度,深入開展省直派駐機構和機關紀委案件質量評查,對派駐機構履職進行全流程規范,提昇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推動派駐監督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探索路徑
持續推進監督『全覆蓋』
『這兩筆報銷票據上的車型和咱們協會備案的車型對不上,是單位的車嗎?』去年5月,作為省紀委監委的派出機構,省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到省建築業協會開展監督檢查,在查閱有關財務賬目過程中,發現該協會存在為私家車報銷費用問題。
經查,該協會財務人員於某對財務報銷制度把關不嚴,違規為他人核銷應由個人承擔的車輛維修、保養費用,於某受到政務警告處分。這一案件的成功查辦,也標志著省紀委監委對省屬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公職人員監察監督實現全覆蓋,並落地見效。
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是聯系政府、企業、市場的橋梁紐帶。按照中央推動協會商會改革要求,我省列入脫鉤計劃的682家省屬行業協會已全部完成脫鉤工作。權力延伸到哪裡,監督就覆蓋到哪裡。省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通過摸底調研,梳理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中從事公權的人員有5000多人。
針對這一特殊領域的監管空白,省紀委監委紮實推進黨內監督和監察監督全覆蓋。去年4月,省紀委監委下發通知,明確黨的組織關系在省直機關工委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中黨員違紀問題,省屬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和評標組織中依法履行公職的評標人員,以及沒有公職身份但依法履行公職的省黨代會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職務違法問題,由紀檢監察工委履行監督監察職能。
行業協會財務管理混亂、公用資金被無償佔用、『一把手』缺少監督制約、錢權交易頻發……近年來,隨著放管服力度加大,行業協會職能也不斷擴大,少數行業協會由於監管不到位,亂收費、亂攤派、亂強制等現象時有發生。針對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和評審組織存在的廉政風險問題,去年10月中旬開始,省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對該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集中力量查處了一批官商勾結、利益輸送、貪佔挪用協會資產案件,推動該領域亂象得到有效治理,督促行業協會主管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監督管理,指導行業協會建章立制、規范健康發展。
『對行業協會這一特殊領域進行監督監察是一項新課題,我們將以專項監督檢查為抓手,緊盯該領域中的重點人、重點事,精准履行好監督執紀執法職能,寫好長效監督「大文章」。』省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書記於振武表示。
隨著派駐改革的深入,省紀委監委緊密結合我省地域特點和省情實際,因地制宜、因情施策,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監督全覆蓋的要求,進一步理順派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和工作關系,作出了大量實踐:省紀委監委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環境系統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並出臺實施辦法,完善符合垂直管理體制的監督機制,13個市(地)全部改革到位;指導市縣派駐機構改革,全面規范機構設置、機構名稱、組長任職、辦公模式、編制使用,人員配備率保持在85%以上;指導省監獄管理局成立機關紀委;在省農業融資擔保公司設立監察專員辦公室……一項項改革任務紮實推進,推動派駐監督提質增效,取得階段性成果。
嚴考嚴評
向履職不力者『亮紅牌』
去年3月,按照《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派駐機構考核辦法(試行)》,省紀委監委首次啟動了對省級派駐機構和省管企業、省屬本科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年度工作考核。
為壓緊壓實考核責任,省紀委監委建立了由考核領導小組領導、考核辦牽頭抓總,對口聯系監督檢查室、駐主管部門紀檢監察組等職能部門分領域組織實施的一體化考核機制,確立了督促(協助)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開展監督、審查調查、問責處置和自身建設五個方面重點考核內容,通過自查自評、總結述職、了解核實、集體研判等環節開展全方位考核。
據介紹,省紀委監委共派出18個考核組,個別談話1404人,查閱資料13934份,對39家派駐紀檢監察組、9家省管企業及23家省屬本科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實現了考核全覆蓋,並同步了解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同時,將派駐機構考核與全省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年度考核工作同步推進,考核情況相互印證、相互支橕。
『我們考慮到不同領域、不同類型派駐監督特點,采取「共性指標+個性指標+加減分」方式,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40項(國企高校41項),全部量化計分,最終確定優秀等次15家、良好等次48家、一般等次5家、較差等次3家。』省紀委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佳丹說。
考核是手段,關鍵是結果運用。省紀委監委對考核優秀等次的予以表揚,並作為乾部選拔任用、評先晉優的重要依據,對一般等次的由分管負責同志提醒談話,對較差等次的由分管負責同志約談。
『考核發現,你組日常監督開展不到位,廉潔文化教育、案件通報、回訪教育均未開展,你作為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履職不力……』不久前,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約談多名『年考』排在末位的派駐機構負責人,『面對面』反饋問題,一針見血、辣味十足。
截至目前,省紀委監委共談話提醒、約談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8人次,對較差等次派駐機構4名乾部進行了組織調整。
在考核指揮棒的引領下,派駐考核先行、結果反饋跟進、推動整改落實的閉環鏈條逐漸形成。省紀委監委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包片聯系指導市縣派駐機構改革制度,明確市縣派駐改革重點、列出具體清單,協調解決改革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
發揮派駐機構的『探頭』優勢和作用,做實做細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是關鍵一環。去年9月,省紀委監委制定出臺《省紀委監委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工作措施清單》,明確細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具體舉措與職責任務。
據介紹,省紀委監委40家派駐(出)機構與101家監督單位黨組(黨委)就加強『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開展專項會商,駐省國資委、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信社等紀檢監察組督促監督部門黨組(黨委)制定配套制度,明晰監督責任,健全監督機制。
『派駐紀檢監察組要充分發揮「派」的權威、「駐」的優勢,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通起來,堅守政治監督職責定位,堅守「上對下」監督角色定位,與駐在部門黨組(黨委)同題共答,不斷提昇派駐監督質效。』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