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這是我們新建的食用菌培育廠,每天能生產兩萬多袋,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基本能夠滿足經營所職工群眾需求,大家再也不用外出代加工,也不用自己搭建簡易棚種菌了。』站在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穆棱局)代馬溝經營所食用菌培育廠門前,新晉昇『廠長』的經營所職工張左全信心滿滿地說。

菌包廠內一派忙碌景象
寒冬時節,穆棱局代馬溝經營所食用菌培育基地呈現出一派忙碌景象,以往冬閑時的『貓冬』現象,正被眼下的做菌忙所代替。
走進生產車間,熱氣摻雜著機器轟鳴聲撲面而來,三臺裝袋機正在飛速運轉,1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正忙著套膜、接袋、碼堆,不一會兒,旁邊便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冬季黑木耳菌包的生產周期在100天左右,現在已經進入生產高峰期,菌包廠每天都滿負荷運行,按照日產2萬袋左右的生產量來算,一個周期下來預計產量將達到200萬袋。』張左全介紹說。

菌包無菌接種
代馬溝經營所負責人馬清春告訴記者,木耳種植是短平快的項目,也是職工的『錢袋子』。這些年,林場職工增收致富就靠它。隨著人們收入、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黑木耳種植的市場前景也越來越廣闊。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經營所黨支部把增加職工群眾收入,擴大優勢產業項目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推進,積極鼓勵職工群眾發展黑木耳項目,並將原有的閑置俱樂部改建成菌包廠提供給職工群眾使用,讓職工群眾自行組織生產。
『經營所非常支持我們,給我們提供這個平臺發展木耳種植,也是給我們創造一個賺錢的機會。』張左全對記者說,以前種菌,經營所的食用菌種植戶都是分散生產,存在周期長、人工成本高、技術含量低,安全隱患大的弊端,菌包廠的投產,可以解決弊端,拉動經營所食用菌產業提檔昇級。
廢舊廠房搖身變為菌包生產車間,閑置資源得到了有效盤活,圓了張左全在家創業夢想的同時,也讓冬閑的職工群眾增加了新的收入。

食用菌裝袋
『我家就住在經營所,菌包廠投產後,我們就上崗了,一冬天怎麼也能掙上幾千塊錢,在家門口打工的感覺真好。』菌包廠投產以來,經營所的許多百姓都放棄了在家『貓冬』的想法,選擇到菌包廠上班。
據了解,除代馬溝經營所外,各林場所的菌包廠生產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2022年穆棱林區黑木耳菌包預計總產量將達到5000萬袋,在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為林區職工群眾開闢了一條新的增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