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一次次深入學習和深刻研討,滌蕩人的心靈;一堂堂黨史宣講和講授黨課,堅定理想信念;一場場重溫宣誓和教育講堂,傳承紅色力量;一樁樁為民實事和民生好事,解民懮聚民心……
一年來,無論在機關、企業、社區、學校、醫院、軍營,還是在農家炕頭、村戶院落、草原深處,黨史學習教育正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雙鴨山大地。
黨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黨史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黨史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力。
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總體目標,雙鴨山市堅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定位、高標准要求、高質量推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市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深入開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學史以明志,鑒往而知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全市注重貼合實際,在紮實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精心謀劃組織開展自選動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創新做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聚人氣,出亮點、出實效,得到群眾認可。全市形成了黨員乾部作風持續改進,為民服務本領顯著增強,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民幸福指數節節攀昇的生動局面。
踐行初心使命築牢『信仰之基』
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是為了不忘來時路、走好未來道。
提高站位,學思踐悟。市委緊跟中央、省委步伐,把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全年首要政治任務,明確了『帶學深學悟學』的學習思路,運用『集中+自學』『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等學習方式,以全市上下大學習推進政治素養大提昇。市委中心組全年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2次,帶動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3300餘次,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乾部講黨課1049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1656次。
學習黨史,創新方式。通過在通勤車上開設『黨史流動課堂』,創辦社區黨史學習『驛站』,搭建『小人書』黨史學習教育平臺,用小郵票向學生講述黨史故事,帶領群眾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推動黨史學習深入基層。深化學習機制,建立了把握重點深入學、聯系實際領悟學、動員群眾廣泛學、發揮作用有效學的學習模式,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學在日常、用在經常。轉化學習成果,把學習質效轉化為推動雙鴨山轉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不斷感悟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
活化載體,打造陣地。結合不同群體學習需求,有效利用黨建文化長廊、廉政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服務中心、革命烈士陵園、歷史博物館、社區活動室等資源,建設黨史學習教育特色陣地,為廣大群眾提供便利學習條件。其中,全市梳理紅色資源陣地16個,將紅色資源納入旅游規劃線路,全市黨員乾部群眾利用紅色陣地有效學習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516場,累計參加學習41084人次。
強化宣講,樹立品牌。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機結合,成功打響對上報道、典型宣傳、冬季招商引資等多個宣傳戰役,創建了『慶祝建黨百年百場百人百姓宣講』『紅色主題公交車』『四級書記上講臺走基層謀發展』『五講八進』等宣講品牌。其中,『慶祝建黨百年百場百人百姓宣講』被推薦為全國志願服務優秀項目;『五講八進』宣講品牌得到省委主要領導表揚,相關報道24小時點擊量突破87萬;『四級書記上講臺走基層謀發展』案例被中央簡報刊發。
靶向宣傳,多彩展示。全市充分發揮各類平臺功能,推動宣傳宣講工作向『點』聚焦、向『線』拉伸、向『面』鋪開,有效打造全方位宣傳模式、立體化宣講空間,及時反映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最新進展和良好成效。全市在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刊播發黨史學習教育相關宣傳報道1310篇(次),全市各級媒體刊播發宣傳報道6300餘篇(次),更新擎天柱廣告牌60餘塊,投放LED宣傳屏1500餘個,制作宣傳展板3200餘塊,組建各類宣講隊伍195餘支,開展六中全會精神宣講2150餘場(次),受眾14萬餘人(次)。拓展傳播渠道,利用『紅領巾』小電臺、企業廣播站、農村『大喇叭』等載體,將觸角延伸至最基層,實現宣傳宣講全覆蓋。
破解『急難愁盼』增進民生福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雙鴨山市切實將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提出『用心用功用情』的工作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突出重點、把握節點、疏通堵點、破解難點,全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情懷見行動,為民辦實事。全市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025次,參加活動志願者69422人次,縣處級以上領導乾部『走流程』1500餘人次,推動解決民生實事1531件,嶺東通達社區『點亮微心願』和『五講八進』、百姓宣講等典型做法,贏得了兩任省委書記點贊。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新班子為群眾辦好『開門一件事』1094件,全市黨員乾部聚焦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問題,為群眾辦理民生實事16850件,全市957項(市級58項)辦實事項目全部辦結,完成率100%,總體評價群眾滿意度100%。
雙鴨山市堅持問題導向,群眾盼什麼,就著力解決什麼,亮出硬招實招,為群眾排懮解難。
開展『雙百惠民辦實事』活動,著力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的『硬骨頭』『老大難』民生問題。恪守為民情懷,組織超市『大篷車』下鄉,在社區設置『心願牆』,聚焦『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厘米』。構建長效機制,大力促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切實提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服務,積累經驗。堅持問需於民、問效於民,積極開展『敲門行動』,聚焦就業創業、醫療衛生、養老托幼、城市治理等14個方面,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了上下聯動、協調推進、主動承接、集中發力的特點,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雙鴨山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市轄區『田長制』改革實踐,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年度改革創新案例。全市103個社區建立『五方共議』聯動服務機制,以『小切口』推動社區治理『大變化』。『三個聚焦』辦好邊疆『村裡事』活動得到省委宣傳部主要領導表揚。
聚焦中心工作促發展開新局
學史力行,市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放在開新局上。篤行實乾,全市上下?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讓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頭。把黨史學習教育放在經濟主戰場,點燃黨員乾部乾事創業激情,深入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實施『一三六五』工作思路和舉措,全力打造全省東部地區最優發展環境。致力提高辦事效率,壓縮審批流程時限,在全國率先創新企業開辦全程免費兩小時辦結服務模式,在全省首創將個體工商戶納入服務范圍,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
科學謀劃發展戰略,發展壯大煤炭、電力、鋼鐵、糧食、旅游、新材料『六大主導產業』,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煤炭經濟向非煤經濟轉變、原料向材料轉變『三個轉變』。狠抓招商引資,通過政策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招引大的企業集團到本地投資興業,全年落地招商項目60個。全年實施『省市百大項目』和『500萬元產業項目』開復工218個,預計完成投資112.5億元,竣工105個。墨礫石墨產業園、玄武岩纖維及其制品生產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新材料產業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轉型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發展思路充滿力量。伴隨著雙鴨山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閉幕,構建現代產業格局、統籌推進『三農』工作等九大發展舉措得到全市廣泛認同,砥礪時代擔當,加快轉型發展,為建設現代化美麗多彩雙鴨山而奮斗的時代呼喚引起全面共鳴,匯聚成了轉型高質量發展的磅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