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初評委員會推薦、省十佳新聞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評選並報省委宣傳部部務會審定,第十三屆全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擬定人選已經產生,現予以公示(按姓氏筆畫排序)。公示期為2022年1月22日至1月28日,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於大宇,佳木斯日報社編委、社會部主任,從業27年。策劃、組織、帶頭采寫佳木斯市涉及民生民情民意類的重大主題報道90%以上,刊發稿件5200餘篇。策劃推出的『關注貧困大學生』系列報道募集二十多萬善款讓十名貧困大學生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被當地讀者稱為『最有溫度的百姓聲音』。
劉峰,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時政新聞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從業22年。帶領《全省新聞聯播》團隊拼搏進取、開拓創新,在各類重大事件新聞報道中發揮先鋒隊主力軍作用,節目兩次榮登『博雅榜』衛星新聞欄目滿意度十強。主持策劃的十餘個專欄連年入選全省十大新聞報道活動,『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粉絲突破100萬。是全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纔。
李岩,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副主任,從業18年。長期紮根采編一線,參與專題、系列報道400多個,采訪、指導、策劃新聞報道近4萬條。多次參與重要會議、重要活動,報道准確及時,特別是2020年1月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領《哈爾濱新聞》團隊肩負起市級媒體唯一一檔正常播出的直播節目,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創新思路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負責的新媒體平臺總播放量30多億次,單條最高播放量達2.5億次。
邵晶岩,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黑河分社負責人,從業20年。充分踐行新聞工作者『撲下身子、沈下心來、紮根基層』的要求,善於在基層一線發掘創作源泉。主動趕赴險情疫情等一線現場第一時間發回報道,曾在黑河連續40多天進行抗擊疫情的新聞宣傳。先後參與『醉美331國道沿邊行』『鮮花盛開的村莊』等大型系列報道,產生熱烈反響。
姜斌,黑龍江日報出版一部主任,從業27年。一直奮戰在新聞采編一線,先後從事總編室編輯、新聞部記者、專題部記者、評論中心主編等工作,熟知新聞業務全流程,積極探索黨報社會新聞版的創辦思路。擅長對報道事件進行全景掃描和深度剖析,帶隊策劃大型系列綜述和報道活動,采寫了《雪鄉在哭》《引鳳還巢啟示錄》《重要裡程碑!哈工大教授破解『T細胞』世界之謎》等多部中國新聞獎作品。
張曉玲,雞西市融媒體中心采訪中心主任,從業23年。多年來踏足多個新聞專業領域,高效、穩妥、安全地采寫了大量有深度、有份量稿件。擔任市融媒體中心采訪中心主任以來,積極推行一次采訪、多次傳播的有效模式,助力雞西市媒體融合發展的改革進程,成為地市級融媒體中心的工作典型。
張建利,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事業部副主任,從業22年。長期擔任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首席評論員,視野開闊、業務精熟,各類活動報道經驗豐富。創新意識強,引入全息+5G+4K+AR+AI等新技術手段運用於新聞訪談,融媒節目《聽懂中國共產黨,講給00後的故事》出新出彩,形成廣泛社會影響力。獲得中國新聞獎5次,曾擔任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委。
凌伶,大慶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總監,從業19年。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優勢,兢兢業業奉獻在大慶市新聞宣傳工作一線十餘年。采寫《大慶『雪文章』大有可為》《大慶油田實現連續10年穩產4000萬噸以上》等優秀報道推介城市形象。抗疫期間帶領團隊完成『疫情訪談全媒體直播』134期,實現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的全口徑融合傳播。
賈躍斌,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總編輯,從業32年。作為齊齊哈爾新聞戰線上的業務領軍人,多次承擔重大報道任務,主導完成六集電視紀錄片《濕地之城》。參與推進齊齊哈爾市廣播、電視、報紙深度融合,悉心編制融媒體工作流程、手繪融媒操作圖,主持搭建獨立運營的新媒體平臺『看齊』,成為省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粉絲量突破1000萬。
解洪旺,七臺河市融媒體中心經濟部主任,從業12年。主動深入基層挖掘鮮活新聞題材,撰寫《三勝小雜糧合作社:谷子為啥紅的》《農家年會盼些啥》等報道,在當地產生積極反響。堅持開展新聞理論研究指導工作實踐,發表論文15篇,2篇為國家級核心期刊。注重跨領域學習,在經濟史、心理學等方面均有研究,是新聞工作的『多面手』。
如有情況和問題,請在公示期內反映。反映情況和問題必須實事求是,需簽署或告知真實姓名、工作部門,對線索不清的匿名信函和電話,公示期內不予受理。
受理部門: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新聞處
受理電話:0451-53643342、53607730(傳真)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294號省委宣傳部新聞處,郵編:150010
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2022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