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25日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1年我省發布實施5個『揭榜掛帥』榜單,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107項。
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科協和科學技術界別的政協委員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引導科研人員與企業需求相結合
作為一名企業家,省政協委員楊志峰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在黑龍江振興方面,從科技成果轉化上來說,我們還有差距。我認為主要問題在於如何引導科研人員充分對接企業需求。』
『科技成果與經濟融合不夠。高校院所作為科技成果的供給主體,往往只注重技術指標,不注重產業需求,存在「兩張皮」現象。』省政協委員劉軍龍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要系統梳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編制發布科技成果轉化投資機會清單,大力開展科技成果招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讓省政協委員李瑞峰深有感觸。『科技成果轉化問題,一方面是學校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是和企業的對接。解決企業的綜合需求,需要的是一個團隊。』李瑞峰說。
『最近,我們也在尋找辦法,看能不能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建立新型研發中心,這一點,哈工大一直在做嘗試。』在小組討論時,李瑞峰提到,要成立專門工作小組摸清成果的底細和現狀,利用現有的政策有針對性地輔導和跟進,了解項目轉化的困難,並在人纔、稅收、土地啟動資金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疊加,最大力度支持重大技術成果落地。

營造科技成果轉化最優成長環境
省政協委員朱清霞在小組討論時,提出要營造科技成果轉化最優成長環境。『精准對接科創企業需求,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精准培育價值鏈高端門類的企業,引育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各類園區、企業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並形成創新集群的輻射帶動效應。』
同時,朱清霞也強調,要及時兌現高新技術企業出入庫獎勵、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後補助、科技創新券等政策,對購買科技成果的企業,成果轉化後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助。

培育主力軍 穩定技術人纔隊伍
省政協委員楊亞寧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更關注高新科技人纔問題。『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技術「卡脖子」問題的解決方式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從外部引進人纔,一種是咱們本地的高校科研機構來解決技術難點。怎樣將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少委員都提出,要進一步支持和鼓勵本省高校師生、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提昇雙創配套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氛圍。穩定我省科技創新和技術人纔隊伍,培育壯大創新創業主力軍。

『縱觀我省科技人纔隊伍,高校的科技實力不容小覷。我省有80多所高校,40多位兩院院士,高校的技術實力相當雄厚。』省政協委員鄭萍來自高校,對高校人纔情況十分了解。
鄭萍指出,可以在計劃申請指南中鼓勵申請者,結合本省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來選題,也鼓勵科技工作者為自己的科技成果尋求最佳落地途徑,為本省企業提供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