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服務納稅人的『小幸福』 黑龍江稅務部門便民辦稅持續發力
2022-01-28 12:47:39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楊 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極光新聞報道 為了持續打造優良的稅收營商環境,黑龍江省稅務部門在優化納稅服務上尋找『小切口』、產生大效應,納稅服務工作更加便民高效,納稅服務舉措更加貼心暖心,進一步提昇了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工作人員為納稅人服務。

  不見面稅費業務照常辦

  日前,裝有發票的『稅務專遞』從哈爾濱市松北區稅務局發出,通過快遞直接送到納稅人手中。『現在辦稅真是太方便了。按照系統提示,用手機拍照上傳所需資料,幾分鍾就辦完了代開發票業務,而且稅務局還把發票免費郵寄到家,不用出門就都能辦,再也不怕受到疫情的影響了。』代開房屋租賃發票的劉女士為稅務部門的便民服務舉措點贊。2021年,黑龍江省稅務部門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線上申領發票、線下免費配送』服務,全年免費寄遞發票34萬件,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繳費人。

  松北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工作人員介紹,市民通過關注哈稅通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我要辦稅』,進入『即時辦』辦稅平臺,即可遠程辦理相關業務。此外,『即時辦』遠程辦稅系統還設置了人工客服線上問需功能,及時回復解答相關稅費問題。這項服務的推出,讓辦稅繳費更方便、更快捷,切實減輕了納稅人繳費人的負擔,進一步提昇了辦稅繳費體驗。

  據了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黑龍江省稅務部門不斷拓展『非接觸式』『不見面』辦稅繳費服務,2021年共發布214項『非接觸式』辦稅清單和8類33項自助辦稅事項清單,切實做到了政策『碼上可知』、諮詢『線上可答』、業務『網上可辦』、操作『掌上可行』。大力推廣電子稅務局,97%以上主要涉稅(費)事項實現『一網、一門、一次』辦結。

▲為納稅人講解稅務政策。

  解難題精細服務伴身邊

  項目建設是地方產業昇級的重要抓手。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雙鴨山市正在積極延伸糧食深加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致力於做精做長糧食加工產業。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當地玉米深加工企業中龍頭,2021年,旗下新能源子公司提出了鴻展二期立項土地需要進行分割,劃到二期名下,方能辦理其他相關手續的問題。當地稅務部門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聯合國土資源部門共同研究相關政策執行細節,為企業建立稅源信息,使不動產分割和相關稅費處置程序提前完成。

  『稅務部門是我們的「首席服務員」,無論何時遇到何種涉稅需求,第一時間給予響應總是他們,幫助協調解決問題暖心又高效!』黑龍江鴻展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魯先生介紹說。

  企業良性發展,稅務精細服務相伴左右。黑龍江省稅務部門針對行業特點,專門梳理形成《稅費風險清單》和《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對省『百大項目』實行『一條龍』直聯服務和『訂單式』供需對接,建立『一戶式』信息智能歸集和問題即時響應機制,提供稅費風險防控預警服務,真正做到項目建設全周期有人問、有人幫、有人管,助力項目加快投產達效。除了幫助企業尋找產業發展與稅收政策的最佳契合點,黑龍江稅務部門還在構建更為便民利民的智慧服務體系上發力用勁,推出『簡事快辦』服務,全省稅務部門設立『簡事快辦』窗口217個,實施業務繁簡分離,簡單業務即辦即走。推行以來,辦理簡單業務的納稅人平均等候時間減少30%;在全省每月業務量增加8.5%的情況下,平均業務辦理時長卻減少了8.75%。

  學政策稅務部門出實招

  新開辦納稅人不太了解稅收政策和辦稅流程,往往會產生辦稅焦慮,影響納稅人的辦稅體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黑龍江稅務各級稅務部門紛紛拿出針對性服務舉措,給新辦納稅人上好『開學入門第一課』。

  龍江縣稅務局將『增值稅納稅銷售額新規』『各類申報時間節點』『發票種類及核定要求』『電子稅務局操作指引』『稅務Ukey操作指南』等辦稅重點內容劃好重點、精心編排、匯集成冊,第一時間發放給新開辦納稅人,力求以最清晰明了的形式讓新開辦納稅人看懂、會用。

  同時,縣區稅務局還建立起網格服務微信群,為進群的新開辦納稅人提供涉稅諮詢和稅收政策宣傳。稅務部門還將網格服務微信群二維碼放在市場監管部門綜合受理窗口,方便新開業納稅人在登記後掃碼進群,了解下步辦稅流程,掌握最新稅收動態,諮詢未來涉稅疑難,使新開業納稅人一碼在手、信息盡收。網格服務微信群被新開辦納稅人親切稱為涉稅問題『答疑解惑小燈塔』。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稅務部門緊盯重點民生領域和群體,聚焦納稅人繳費人的現實需求,建立稅收服務專班,精准解讀、推送、落實各項稅費政策;采取稅企座談會、『百名局長進百企、萬名乾部進萬企』志願服務和稅務+商會協會等服務模式,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宣傳諮詢輔導;通過組建稅收專家服務團隊、舉辦稅務大講堂等形式,幫助小微企業學政策、得實惠,持續釋放稅收政策紅利和稅收服務效能。

責任編輯:王俊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