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0攝氏度的虎峰嶺,茫茫林海雪原,穿越其間的高鐵,載著回家過年的旅客,呼嘯而馳,2022年的春節腳步越來越近。有這樣一個團隊,為保障高鐵春運安全,他們頂風戰寒、爬冰臥雪,巡視著輸電線路,守護著飛馳動車的『源動力』。

1月25日8時,國網牡丹江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的師徒倆,51歲的馬新全和他的徒弟27歲的王志乾,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虎峰嶺深處,當天需要巡視的220千伏牡亞線、橫興線起點處。他們今天巡視任務是對哈牡客專重點輸電線路通道、塔頭金具導線連接處、塔身螺栓、絕緣子、線夾等開展特巡。

虎峰嶺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與亞布力林業局交匯處境內。承載著哈牡客運專線重要的電力樞紐,就在這個區域內,是貫通哈牡客專『源動力』的重要地段。

『牡亞線的206至207號鐵塔與橫興線21至22號鐵塔之前線路是交叉跨越,同時,又與鐵路、公路形成「三跨」,帶著哈牡客運專線的主要供電電源,咱們今天要重點進行巡視。』有著31年輸電運檢經驗的馬新全,一邊與王志乾踩著積雪徒步上山,一邊對他講解著巡線要點。

60多分鍾的艱難跋涉,師徒倆人來到了線路鐵塔下,『206號鐵塔,塔基A附近土質有翻動現象。』王志乾手拿傾斜角便攜式儀器,對塔基進行操平。馬新全立即拿出扳手,一邊敲擊塔身一邊側耳細聽,看是否有螺絲松動,在確定沒有松動現象後,兩人便繼續朝著下一基鐵塔走去。
寒冬的虎峰嶺上白茫茫一片,攀行在萬籟俱寂的山林裡,『咯吱,咯吱』的踩雪聲,急促的呼吸聲......一切細微的聲音都變得清晰可聞。
蜿蜒山路積雪後,變得崎嶇難行,原本1個小時能走完的一基杆塔,多花一倍時間。一段線路走下來,棉衣裡面汗流浹背,棉衣外面則是霜花滿掛,一雙手不知要凍僵多少次。
途經一處鐵塔,兩人停下,『導線線夾連接點零下23攝氏度,溫度正常。』馬新全一邊說道,王志乾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數據。
『巡線是日常工作,春節馬上來了,更要加大線路特巡力度,冬天巡線要接受寒冷和冰雪的挑戰,酷熱夏天要忍受蚊蟲叮咬,這都是家常便飯。』馬新全介紹說。

牡丹江供電公司輸電人員負責供電區域內165條輸電線路,11567基杆塔。2771.609千米輸電線路聳立在林海深處,灌木林立,積雪及腰,克服惡劣天氣的艱辛是每名巡線員的『必修課』。
在一個峽谷入口處,積雪深達1米多無法穿行,師徒倆人拿出無人機,安裝機翼、電池,操控搖杆,讓無人機穩穩昇空,經過10分鍾的操作,他們通過無人機實時回傳,清晰的了解了電力鐵塔和線路運行情況。
16時05分,遠處的天漸黑,師徒倆人結束一天的巡線任務,踏上了返回的路途。
『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電力『巡線工』奮戰在保障春運安全、守護光明的一線上,為每日往返60班次哈牡高鐵和3.68萬人次旅客的乘車安全保駕護航。
進入2022年以來,在國網黑龍江電力像馬新全、王志乾一樣的『巡線工』們始終奮戰在保障供電安全的一線上,共特巡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5萬餘公裡,森林防火、重點覆冰、基礎冰凍、外力破壞高發等高風險區段4300餘個,出動巡視人員2.7萬人次,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萬家燈火。
此外,國網黑龍江電力針對極寒天氣帶來的電網風險,進一步加強寒潮、暴雪等極端災害氣象監測預警,做好極端嚴寒、雨雪冰凍災害情況應對准備,研究制定極限應對方案,強化電網運行與設備運維,加強極限方式演練,確保電網安全生產穩定局面和電力可靠供應。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災害應急保障體系,在以往管理及搶修工作經驗基礎上,創新提出『統一指揮+多體系聯動+多層級互濟』工作模式,優化應急搶修工作鏈條運轉,高效協調內外力量,提昇應急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