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光新聞報道 『客車6286次接近,四道接車,到後發四道客車6286次……』大年初一,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有限公司牡丹江車務段拉古站行車室內,青年助理值班員彝族小伙加瓦伍哈正在全神貫注地指揮列車。春運期間,加瓦伍哈所在的拉古站月均接發列車2000多趟,擔負著濱綏鐵路大通道上的運輸組織工作。

成為一名鐵路人圓了加瓦伍哈的夢。

彝族小伙加瓦伍哈正在全神貫注地工作。
車站行車指揮室是鐵路運輸作業的『中樞大腦』,無數上傳下達的信號命令都是從這裡發出,每日的工作繁瑣、枯燥卻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今年是28歲的加瓦伍哈來到黑龍江的第四個年頭,通過努力,他成功走上助理值班員崗位。
加瓦伍哈的家鄉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瓦岩鄉,這裡曾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加瓦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養殖豬、雞,栽種一些蔬菜。打記事起,加瓦伍哈都是陪著父母乘坐5620/19次小慢車到縣城去賣農貨,小慢車低廉的票價和運費,讓這家人有了更多的盈利,可以作為加瓦伍哈的學費。加瓦伍哈初中、高中和大學都是通過成昆鐵路乘坐火車外出求學,耳濡目染下,加瓦伍哈下定決心、努力讀書,長大也要成為鐵路的一份子。
2015年,加瓦伍哈參加高考,考上了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鐵道車輛專業,成為那年村子裡唯一考上大學的學生。大學畢業後,通過招考層層篩選,懷著滿心抱負的加瓦伍哈順利進入哈爾濱鐵路系統工作,成為牡丹江車務段拉古站的一員。當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高興的殺豬請客,加瓦伍哈成了全家人的光榮和驕傲,也讓鄉鄰羡慕不已。
從3500公裡外的四川大涼山區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陌生的環境和新崗位的挑戰沒有讓加瓦伍哈退縮。初到車站,性格內斂的加瓦伍哈一心撲在工作上,車站實行倒班制,輪休時間,別的同事都回家休息了,加瓦伍哈卻仍然選擇留在車站裡,其他班組的同事乾活的時候,加瓦就在一旁默默地學習,閑下來,加瓦就掃掃地、看看書,乾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為了讓加瓦伍哈盡快融入到牡丹江車務段和拉古站這個大家庭中,牡丹江車務段黨委精心准備了『迎新大餐』,組建新職大學生微信群,搭建青年溝通交流平臺,結成一對一『傳幫帶』對子,車站站長馮恩軍和加瓦的師父張晨更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對加瓦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租住房屋、上下班順風車、日常瑣事處理……短短一年,這個彝族小伙就克服語言、生活習慣等阻礙,迅速在這片黑土地上紮了根。
如今,加瓦伍哈的家鄉越西縣也脫貧摘帽,父母住上了二層磚房,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加瓦伍哈的工資也節節攀昇,他幫著家裡還清了自己和妹妹上學時的借債。『因為鐵路讓我走出大山,成為一名鐵路上,我要在崗位上好好乾,爭取早日在牡丹江買房安家把父母接過來。』加瓦伍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