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四十不惑的春晚,年輕人又在追
2022-02-01 17:21:56 來源:傳媒茶話會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年的春晚『變味兒』了。年輕人們一邊瞄著電視,一邊刷著微博,一邊把春晚搞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從1983年到現在,春晚正式步入不惑之年。40歲的春晚跟20歲的年輕人還能愉快地玩耍嗎?當然能,玩得還挺火熱!『這年頭誰還看春晚啊』,原本以為40歲的春晚步入中年危機了,可是90後00後的年輕人已經悄然成了春晚觀眾的主力。有網友就說了:『原來我還在這叭叭吐槽春晚呢,結果人家已經把我淘汰了?』

  四十不惑的春晚,是怎麼開始『逆齡』生長的?

  春晚變得國風古韻了。青綠,疊嶂,山川,太極......春晚復古,國風勁吹,#只此青綠演活了千裡江山圖# 、#只此青綠演繹東方美#、#春晚武俠劇上演#、#原來打太極可以這麼帥#,一大波國風古韻引來全網一片盛贊。將傳統文化視為時尚的年輕人們高呼『看完後,我直接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膨脹」了!』

  春晚學會整脫口秀了。春晚規規矩矩演了39年的相聲小品,今年,把脫口秀搬上了大舞臺,全新的語言節目形式一下子把氣氛搞起來了。在#春晚tiger了#,#大張偉王勉出場就是快樂氣氛組#等熱搜話題下,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一個字過大年》精准打在了每個人的心中,這就是現代年輕人面對現實又無法回答的問題啊,一字一句全中內心。

  春晚把互聯網玩明白了。橫著看了39年的春晚,突然可以拿在手機上豎著看了。試問還有哪臺直播晚會對『手機族』如此寵溺嗎?#央視春晚橫豎都好看#,終於可以用最舒服的姿態隨時隨地看春晚了。春晚越來越科技感和人性化,不少網友評論春晚『離得更近,更沈浸』『橫看豎看,超帶感的春晚讓每代人都沈浸』。

  春晚越來越有梗了。網友說『這屆春晚有點上頭』,#諧音梗算是讓賈玲玩明白了#,#如何禮貌又不失尷尬的要賬#,#有人不還你錢就給他放這首歌#,#為什麼全國最虎的城市是天津#,熱搜不停的春晚圓滿完成了除夕夜最佳氣氛組的功能。隨著老一輩小品大師的退隱,沈騰、馬麗、賈玲、張小斐等領銜的新一代喜劇人妥妥拿捏了年輕人的笑點。

  春晚變了,這屆觀眾也變了,年輕的他們不再滿足只當個普通觀眾,春晚不僅是用來看的,還是用來『玩』的。

  年輕人拿春晚當時尚指南了。李思思的口紅,張小斐的大衣,李宇春的短裙,陳魯豫的中山裝,春晚同款都安排上了嗎?#時髦春晚#,#春晚造型虎不虎#,網友們盤點的最新造型解析新鮮出爐。回想當年毛阿敏金燦燦的墊肩套裙,張明敏的金絲眼鏡配西裝,有網友感嘆,『春晚跨越三十年依舊走在時尚前沿! 』

  年輕人開始變成細節控了。過去看春晚就圖一樂呵,這一屆年輕人的眼神過分厲害,恨不得拿春晚當考試題刷。看看網友們發現的這些細節,節目的滿滿誠意經受著網友們強大觀察力的考驗。小品《父與子》中道具出租車的車牌是『京B·M2022』;《只此青綠》的舞臺是仿絹絲效果,紋理可見;劉歡帽子上繡著2008奧運會吉祥物歡歡;還有網友開始考證『三星堆文明受黃河文明影響的依據』。這屆年輕人,真的有在認真看春晚。

  年輕人當上編外導演了。光是當觀眾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們對春晚的需要了,互聯網時代下,人人都是編外導演。模仿秀、熱梗接龍、節目解說,一個個在家就搞起了『我要上春晚』,沈騰、賈玲的小品剛結束,表情包就新鮮出爐。多年對春晚節目的『勤快刷題』,導致群眾們的表演過於傳神逼真,表情包拿捏到位,全國線上線下,電視上手機裡,歡聲笑語一片。

  年輕人開始搞春晚回憶殺了。一邊看著節目,一邊還要懷舊,抖音快手上滿是#春晚熱梗吹滿地#、#比我年紀還大的春晚梗#,大家樂此不疲地盤點春晚四十年經典畫面經典歌曲,cue出歷屆春晚的神仙組合。一代人的回憶不過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但春晚已經不是過去的春晚。春晚還有沒變的東西嗎?當然有。

  春晚的結尾依然是《難忘今宵》,春晚依然是除夕包餃子的首選BGM,在除夕的時間點,只要有人在的屋子,就是春晚演播大廳,所有屋裡傳出的都是一個聲音。不同『飯圈』在此時和諧共處,還能互相提醒別錯過了誰的出場,搞不好就有人聞聲從廁所飛奔而出。

  今年春晚,總臺臺長提出的目標是『歡笑、優美、淚目、驚艷』,這個目標無疑是達到了,這是舉國上下在除夕夜裡共同的情緒,共同的體驗。同一個中國,同一個春晚,全國各地人民家裡都是同一個背景音。春節的傳統有很多,但只有春晚是最佳氣氛組,四十年,年年依舊,未來依舊。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新時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