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油田新技術具備大面積推廣條件
2022-02-11 07:2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立志 文海波 孫曉麗 劉楠 趙吉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1日訊 大慶油田采油七廠科研人員經過5年的持續攻關,一項專門用於解決外圍低滲油田欠注難題的實用新技術——補液增能技術,現已具備在油田全面推廣應用的條件。截至目前,此項技術已完成現場應用65井次,累計增油突破2萬噸。

  日前,記者在采油七廠葡北油田葡91-斜91井的井場看到,這裡一派繁忙景象,科研人員正仔細檢查工藝設備的運轉情況,密切關注各項施工參數。

  『冬季是許多欠注治理技術應用的「禁區」,每年冬季油田都有大批欠注井因無法治理而被迫掃線關井,對產量造成較大影響,僅我們廠平均每年就達到200多口。』采油七廠工藝研究所綜合方案室主任沈強介紹說,『今年,我們有針對性地選取10口典型的關停注水井開展冬季施工,首次在低溫條件下進行補液增能技術的試驗應用,進一步拓展這項技術的適用范圍,預計當年可實現增油3000噸,投入產出比達到1:5以上。』

  補液增能技術是一項低滲油田欠注治理新技術,利用地面撬裝注入設備,在略高於地層破裂壓力的條件下,將增能液連續注入目的層段,迫使近井地帶產生微裂縫,改善地層滲透性,增加地下存水率,實現能量補充和地層解堵的雙重作用,從而達到治理欠注的目的。

  『自2017年以來,我們廠應用補液增能技術先後開展了外圍低滲油田欠注水井單井治理試驗、老區油田高含水區塊油井單井治理試驗、外圍低滲油田欠注區塊整體治理試驗等多種類型的現場試驗,不僅充分證明了補液增能技術具有廣泛的技術適應性,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經測算,平均單井增注達到1100立方米,平均井組增產300噸以上,區塊自然遞減率減緩5個百分點以上。其中,在敖106-3欠注井區整體治理試驗中,采取優選關鍵井集中治理、細化單井層個性治理、清水替代驅液劑等方式,累計減少成本投入522萬元,累計增油5455噸,並創出外圍低滲區塊平均單井措施投入產出比1:5.04的效益新高度。』采油七廠工藝研究所綜合方案室副主任黃衝介紹說,『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具備了向油田大面積推廣的條件。』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