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國家廣電總局召開電視劇《超越》研討會
2022-02-11 18:24:00 來源:黑龍江衛視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優秀。在《超越》中,實踐著超越,實現了超越』

  2月10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的電視劇《超越》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電影局局長高韻斐,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黨組副書記、總編輯李皎,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長、總裁宋炯明,《超越》主創團隊、播出平臺代表、出品方代表、觀眾代表、媒體代表共同就該劇的主題思想、藝術價值、現實意義等展開全方位研討。

  朱詠雷給予《超越》高度評價:『以誠摯匠心打造精品,彰顯愛國情懷,為觀眾帶來一個熱血勵志的體育故事,與全國人民、世界觀眾共赴冰雪之約,也讓超越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凝聚、傳承。』

   來源:主辦方供圖(下同)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我們的新時代』主題電視劇重點項目,《超越》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重點指導,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視臺、檸萌影業聯合出品,在央視一套、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黑龍江衛視、湖南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播出後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被央視《新聞聯播》、央視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百餘家權威媒體重點報道,獲得來自各界的高度盛贊,伴隨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成功掀起2022開年第一場冰雪熱。

  朱詠雷表示:《超越》的成功,是制度優勢和集體智慧的體現。一是生動刻畫奧運精神,展現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呈現新時代中國的精神特質和青春風貌;二是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平實的視角以小見大,塑造中國人的精氣神;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勇於開拓,用精品力作講好中國故事。

  『超越』精神的生動詮釋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黨組副書記、總編輯李皎在發言中指出,電視劇《超越》聚焦時代主題,致力『共情共鳴』,為人民抒懷;堅持守正創新,致力『打造精品』,為突破探路;堅守志願不倦,致力『精益求精』,為超越苦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優秀。在《超越》中,實踐著超越,也通過《超越》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實現了一次自我『超越』。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高韻斐介紹,『在疫情影響下,《超越》相關出品方、制作方知難而進,搶拍趕拍』,趕在冬奧會開幕前夕首播央視一套黃金檔,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黃金檔及時跟播,黑龍江、湖南、吉林、河北等地衛視二輪播出,實現了收視和口碑雙贏。

  作為一部體育題材的重大現實主義作品,《超越》既展現出了題材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風格,也突破了題材類型的束縛。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長、總裁宋炯明說:『《超越》的成功,離不開全體主創人員的不懈追求。』

  導演張曉波坦言,拍戲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沒有拍過短道速滑,就土辦法、洋辦法一起上。沒有國家隊的冰場,就搭建一個冰場,因為短道速滑速度快,拍攝過程中運動員、工作人員常常受傷。『我覺得《超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名字,它已經超越了短道速滑本身,是每一個人的超越。』

  兩個時空 勾畫三代人群像

  《超越》故事開篇,1989年16歲的鄭凱新與2014年16歲的陳冕,在兩個敘事時空裡遙相呼應,三代短道速滑運動員、教練員的故事由此展開。

  『該劇在結構上的創新是大膽的。』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清表示,雙時空敘事拓寬了表現視角和時代景深,加強了社會變遷的今夕比照。『兩個時空的故事雖然來回穿插,但不同時空的情節脈絡、起承轉合又清晰自然。』

  高密度地運用蒙太奇手法將不同人物故事進行組接,讓《超越》呈現出一組生動群像。

  『該劇將三代人的命運相互交錯地呈現,突出他們體育人生中的共通點和交叉處,進而引發觀眾共情。』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說。

  熒屏內容的風格化呈現,得益於幕後的理念驅動。在編劇李嘉看來,不止站在領獎臺上的人是英雄,所有在追逐夢想、超越自我的道路上奮斗的人都可以是英雄。『我們不做任何名人的傳記,而是要塑造那些奮斗者、傷病者、徘徊者、失敗者,真實展現運動員不同的人生路徑,勾畫整個短道速滑三十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和整體群像。』

  作為觀眾代表,《超越》中的諸多情節,讓黑龍江省冰上訓練中心教練員、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亞軍許宏志深受觸動。『無論是劇情中角色不服輸的勁兒,還是賽場上奮勇拼搏的氣勢,都還原了運動員在訓練上和比賽中的心理狀態。』

  什麼是超越?

  在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看來,劇集全篇都在回答這個問題,並嘗試給出答案——比如陳冕對父親所說的『我很享受這種超越自己的過程』;吳慶紅把冠軍的獎牌放在身後,推車踏雪走向野冰場選材;陳冕剪去了長發,重拾起十六歲時追求自我超越的精氣神。

  『電視劇《超越》講述的不只是短道速滑人的超越,冰雪運動的超越,更是體育事業乃至國家和民族的超越。』《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表示,沿著向上的路跋涉和攀登,是奮斗者最亮麗的底色,電視劇《超越》的道理正在於此。

  『通過運動生涯,見證青春成長,通過體育精神,定義人生價值,通過時代對比,反映社會發展,通過拼搏奮斗,實現為國爭光。』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這就是《超越》這部作品,在思想價值內涵上開拓性的地方,也是對同類題材的一次創新性超越。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邢?、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陳鵬等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