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央媒看龍江?綏芬河:342個臨時黨支部,既是『溫馨港灣』,更是『紅色堡壘』
2022-02-16 13:46:2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大叔,您別著急呀,您的困難交給我們共產黨員來辦,您就一切放心吧』『大娘,看看您還有什麼生活用品需要采購的,我們共產黨員隨時幫助您』······

  黨員徽章戴起來、身份亮出來、鮮艷的黨旗飄起來,『關鍵時刻我們共產黨員上』。隨著一聲聲溫馨的問候和鏗鏘有力的話語,讓多日居家和隔離『抗疫』的群眾心裡暖暖的,黨員們周到細致的服務也增強了全體市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時刻牽掛著綏芬河的疫情,舉全市之力阻擊疫情。自疫情防控殲滅戰打響以來,綏芬河市委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將基層黨的組織體系建設轉化為疫情防控政治優勢,著力構建疫情防控組織體系,全面發揮臨時黨支部『疫』線戰斗堡壘作用,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築牢了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綏芬河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淑玲說:『我們在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342個,共5000餘名黨員乾部參與。臨時黨支部成為服務群眾的「溫馨港灣」阻擊疫情的「紅色堡壘」,全市已經形成了黨群聯防聯控、共抗疫情的生動局面。』

  邊陲小城有大愛 共產黨員衝在前

  『在賓館隔離時,我家24個月的寶寶奶粉不夠喝,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是一籌莫展,經過駐地臨時黨支部同志多方聯絡,給我帶來了工作人員自己家孩子的奶粉,這份溫暖,讓我特別的感謝呀!』說起當時的經過,這位年輕的媽媽眼圈還是紅紅的,充滿了感激之情。

  為有效抗擊疫情,深化拓展『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防疫組織體系,全面激活臨時黨支部『神經細胞』。在市委領導下,綏芬河市組織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成立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動員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全面搭建集中、高效、統一的黨建聚焦疫情防控指揮工作體系。各黨(工)委聞令而動,及時組織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駐綏中省直部門、『兩新』組織等,在全市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337個,組織牡丹江、穆棱、海林隔離點集中隔離黨員分別成立5個臨時黨支部,共計342個臨時黨支部。各臨時黨支部迅速『吹哨』,全面整合下沈黨員乾部、社區黨員、黨員志願者等工作力量,召集支部黨員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小城有大愛,全市2355名黨員捨小家為大家第一時間衝上一線。

  一名黨員一面旗 一個支部一堡壘

  『謝謝小楊了,多虧著他的照顧呀,我去醫院方便多了。』王大娘患尿毒癥晚期每周需要透析三次,其丈夫被隔離,同時受到交通管制的影響,只能選擇步行往返醫院,每次做完透析到家時已經晚上11點。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綏芬河市人民檢察院臨時黨支部向她伸出了援手,決定由黨員楊超同志負責她的就醫接送和其他生活服務工作,為她解決了燃眉之急。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綏芬河市建立臨時黨支部黨員聯戶機制和關心關愛特殊群體保障機制,組織每名黨員聯系包保10-20名群眾,全面做好包保服務和日常聯系工作。暢通組織部門與臨時黨支部書記溝通聯絡渠道,制定臨時黨支部服務臺賬,各臨時黨支部書記進入居民群,將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匯總上報,組織部門以集中認領、任務分解等方式,協調相關部門『馬上辦』。截止目前,共幫助居民解決買藥、跑水、就醫、配送物資等各類困難1509件,為年老體弱黨員群眾、孕產婦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核酸、就醫服務210次,做到一般問題『立刻辦』,特殊問題『特殊辦』,不搞一刀切,切實化解群眾『急難盼』,解決問題『在一線』。

  黨員居民齊上陣 形成群防群控安全屏障

  夏兆春作為阜寧鎮管控區內的一名黨員,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了小區內核酸檢測治安隊、卡口巡邏組,每日協助臨時黨支部工作人員做好小區內日常消殺、垃圾清運、維持核酸檢測秩序等工作,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他的帶動下,一些熱心樂於奉獻的居民群眾也參與其中,形成了黨員居民齊上陣,共同構築群防群控安全屏障。

  全市各臨時黨支部以行動踐行初心,以實乾擔當使命,積極發動771名居民、離退休、在職黨員組成小區卡口巡邏組282個,不間斷巡查小區內是否有圍擋不嚴、居民私自翻越柵欄、商鋪私自營業等現象;成立小區核酸檢測治安隊282個,全力護航全市核酸檢測工作;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物資配送、環境消殺等服務保障工作近2000餘次,為邊境口岸構築起群防群控的安全屏障。

  冰雪逐漸消融,春的氣息正迎面而來。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綏芬河疫情防控殲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全市342個臨時黨支部,讓黨旗在防控『疫』線高高飄揚。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