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健康
搜 索
哈爾濱市中醫醫院專家詳解腦卒中
2022-03-04 14:5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腦卒中特點是病來勢較快、病勢險惡、變化多端的疾病,危害極大。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及『針藥協同』療法治療腦中風(包括腦出血、腦梗塞)、眩暈、頭痛、失眠、焦慮抑郁、周圍性面癱、耳石癥、帕金森氏癥等疾病,對內科系統其他疾病亦有獨到的診療手段的哈爾濱市中醫醫院內六科副主任李倉達為您詳解介紹腦卒中的相關知識。

  1、什麼是腦卒中?

  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於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癥狀持續時間至少24小時,但僅僅只有幾分鍾或數小時的癥狀也應引起高並重視。腦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癥狀和體征,與受累腦血管的血供區域一致,但出現彌漫性腦功能障礙時,如心跳驟停引起的全腦缺血,則不屬於腦卒中的范疇。

  2、『腦卒中』與『中風』的關系是怎樣的?

  在祖國醫學的認知中『腦卒中』屬於『中風』范疇,祖國醫學認為這類疾多由『風邪』所致,特點是病來勢較快、病勢險惡、變化多端,猶如自然界的風一樣『善行數變』,所以祖國醫學將這類病稱為『中風』。

  3、腦卒中的分類與區別?

  腦卒中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缺血性腦卒中一般被稱為腦梗;出血性腦卒中則被稱為腦出血,他們都是腦卒中的一種。

  然而,缺血性腦卒中又分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作)和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和腦栓塞);出血性腦卒中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通過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學診斷可以對這兩類卒中進行初步鑒別。

  4、腦卒中發病率為什麼居高不下?

  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這一問題最主要、最基礎的原因。我國居民生活上存有許多誤區,如膳食、運動、不良嗜好等方面。這也是多種慢性疾病所共同具有的危險因素。

  另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可以誘發腦卒中,這些慢性疾病又統稱為生活行為方式病。它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健康影響重大,同時因為它的普遍性和習以為常,許多人並不覺得生活行為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有多重要。所以,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隱形殺手』。同時,某些器質性病變如房顫、腦血管畸形,也可以誘發腦卒中。

  5、腦卒中是否可防可治?

  答案是肯定的,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我們要改正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識地避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另外,對體內已經形成的病理變化,如頸動脈斑快造成狹窄等,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腦卒中篩查,及早發現問題,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腦卒中發生後,超過一定時間(約為3小時)腦組織即發生壞死,所以發病初期的應及時給予病患進行救治,只要治療得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完全可以緩解甚至康復,大幅減輕致殘率,提昇生活質量。

  6、青年人是否不必擔心得腦卒中?

  腦卒中的主要患者群是老年人,臨床資料顯示2/3以上的腦卒中首次發病者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這並不能說明年輕人就可高枕無懮。現在,臨床接診腦卒中患者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患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除了高血壓、酗酒、吸煙、夜生活過度、高脂肪飲食外,還有代謝異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血液病、心髒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因素,因此,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積極查找原發病並治療乃是青年人遠離腦卒中的關鍵。

  7、預防腦卒中應從什麼時間開始?

  預防腦卒中要從幼年開始。因為,動脈硬脂的病理改變往往從兒童時期就已經開始,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生,主要與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過高、高糖飲食導致幼年肥胖有關。

  高脂血癥和肥胖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從幼年開始,控制高膽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養成不偏食、不過量飲食的習慣;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腦卒中的發生,對人的一生極為有益。

  8、肥胖是否會引發腦卒中?

  肥胖是否會引發腦卒中,這是許多肥胖者比較關心的問題。

  許多資料表明,肥胖者發生腦卒中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40%,突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86倍。這主要是因為肥胖者多伴有代謝障礙,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發生動脈硬化。此外,肥胖者又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等疾病,這些都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由此可見,肥胖不可輕視,預防腦卒中應注意控制飲食,減少進食量及高脂肪飲食,增加活動量,減少過多的脂肪在體內囤積。

  9、吸煙對腦卒中有什麼影響?

  許多研究認為,吸煙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卒中及周圍血管的發病率均明顯昇高。據報告,吸煙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2?3.5倍;煙草燃燒產生的成分可以造成血管痙攣及血管內膜破壞,如果吸煙和高血壓同時存在,腦卒中的危險性就會昇高近20倍,所以,吸煙導致腦卒中的發病率大大昇高。

  10、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問題,可預防腦卒中?

  腦卒中的預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為主要內容,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應做到『管理原發疾病、戒斷不良習慣』

  對原發病的控制應重點注意以下4點:

  (1)高血壓患者,應堅持服用降壓藥物,注意控制血壓;

  (2)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應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注意控制膽固醇;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應注意控制血糖,積極防治糖尿病;

  (4)心房纖維性顫動或有其他心髒疾病者,應控制心髒病等危險因素。

  日常生活行為要注意以下10點:

  (1)飲食要清淡;

  (2)適度增加體力活動,不要超量運動;

  (3)克服不良嗜好,如戒煙、限酒、久坐等;

  (4)防止過度勞累、用力過猛;

  (5)老年人應防止體位改變、便秘;

  (6)注意氣候變化;

  (7)每天飲水要充足;

  (8)看電視、上網等時間不要太久;

  (9)保持情緒平穩;

  (10)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現問題早防早治。

  總之,腦卒中對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威脅是十分嚴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認識它的危險因素並積極加以預防,腦卒中的發病率定會下降。

  11、腦卒中發病與季節有什麼關系?

  腦卒中在春、夏或秋、冬季節變化時容易發作。

  每年進入冬季,只要氣溫一下降,不少老人就因防備不及而發生腦卒中等疾病。天氣變冷時特別是冬春季節,氣溫偏低,人體血管收縮明顯,血壓增高,危險因素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心髒血管事件;夏季天氣較熱,血管相對處於擴張狀態,一般人認為發生腦卒中的概率會減少,其實也不盡然。當氣溫較高時,人體大量出汗以降低體溫,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體內缺水,血液濃縮相對黏稠,血流減慢,也容易誘發腦卒中。

  所以,特別是對有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在冬季的時候要注意保暖,常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曬太陽,天冷時減少戶外活動;夏天則要避免大量出汗,並要及時補水。

  12、為什麼要適度增加運動來預防腦卒中?

  據統計,40歲後積極運動比不活動的同齡人發生腦卒中的危險低30%,因為合理的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彈性,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從而減少血栓形成;運動可以促進脂質代謝,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從而延遲動脈硬化進程。

  實踐中,以每天快走30分鍾為例,患腦卒中的危險可降低30%。快走是指在12分鍾內需走完1公裡的距離。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每次活動的時間在30?60分鍾為宜,最好能長期堅持。

  13、如何通過改善飲食來預防腦卒中?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正在發生較大變化,高鹽可使血壓昇高並促進動脈硬化形成,是引發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有確認它與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平時吃水果和蔬菜較多的人患腦卒中的機會相對較少,每天增加進食一些水果和蔬菜大約可使腦卒中的危險降低6%。《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南》建議:限制食鹽攝入量(<8g/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300mg;提倡多吃蔬菜、水谷類、牛奶、魚、豆類、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攝入和需要達到平衡。改變不合理的膳食習慣,減少糖與脂肪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14、為什麼秋冬季腦卒中容易發作?

  氣候變化是誘發腦卒中不可忽視的因素,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生在秋末冬初氣候驟變的時候。這是因為低氣溫和寒冷的刺激可引起血壓昇高,或由於血液濃度增高和凝血失衡,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引發腦卒中。

  (哈爾濱市中醫醫院通訊員 王美淇)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