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聯播記者 張勃)技術工人隊伍是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纔的缺乏將嚴重影響到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發展。2022全國兩會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已經隨團抵達北京,她提出,應該重視技術工人培養,打造一流高技能人纔為『中國制造』服務。

目前,我國就業的現狀是一方面很多勞動力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技術工人供不應求、高技能人纔緊缺的問題,勞動力供需失衡。據人社部2020年數據顯示,全國的就業人員有7.5億,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纔5000萬餘人。但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技能人纔總量仍然不足。高技能人纔老齡化趨勢嚴重,呈現斷層現象,以制造業最為突出。
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調研發現,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重學歷,輕技能。技術工人是制造業、生活服務業甚至是城市發展之本,很多年輕人卻不願當工人,技能成纔、技能就業吸引力不足。
如何纔能吸引年輕人積極加入高技能人纔隊伍?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建議,提高工人技能等級資格證的『含金量』。由專業機構規范考核認定技術等級證書。允許優秀的技術工人申報正高級工程師。建議國家設立『工人院士』,在高技能人纔中評選,像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一樣,成為高技能人纔的最高榮譽。針對技術工人中的全國勞動模范、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全國技術能手,設立勞模工匠國家專項津貼,吸引年輕人積極加入高技能人纔隊伍。
張敬華表示,落實好政策,提高待遇,我們纔能完成《『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目標,實現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更加完善,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纔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希望讓高技能人纔從一批人變成一群人,讓一群人再變成一個個細分的專業群體,讓新時代技術工人為自己的職業而驕傲自豪,也希望能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個光榮的行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