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大豆是我國居民植物蛋白、食用油脂和畜禽飼料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隨著國民對優質蛋白食物消費需求的增加,大豆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目前,制約大豆生產的根本問題是單產偏低。』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杜宇新建議,重點支持黑龍江省從生物育種、栽培技術、環境控制等方面協同發力,全面提昇大豆單產和品質。
一、強化大豆種質資源研發體系,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優質大豆品種。一是挖掘產區資源優勢,加快品種測試與評價,提高品種對大豆增產的貢獻率。二是創建國家級開放共享的大豆種質資源基因庫和精准鑒定平臺,並制定相應管理標准和技術規范。三是引導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專業人纔,在主產區開展大豆重要農藝性狀的遺傳調控及形成機制等關鍵理論和技術研究,推動大豆生物育種平臺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四是堅持公益與商業育種體系建設並重,鼓勵相關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資源共用、成果共享,加快適宜不同區域的優良品種選育。
二、充分釋放既有資源潛力,全面提昇大豆標准化生產水平。一是組織開展大豆栽培技術協同攻關,創新集成。二是允許省一級將大豆種植補貼專項資金5%到10%的份額統籌使用,支持大豆良種繁育、技術示范和生產服務體系建設。三是引導專用大豆品種的規模化、訂單化生產。
三、推廣科學輪作,穩定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和綜合效益。針對黑龍江省農業氣候特點,實施針對不同生態區域的相應扶持政策,構建以玉米-大豆為主的輪作體系。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