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兩會『雲』發布?全國人大代表李玉剛:為端穩中國飯碗做出龍江貢獻
2022-03-07 15:52:24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極光新聞報道 『糧食安全是今年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問題。2021年,黑龍江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副省長李玉剛這樣說。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2021年,黑龍江糧食產量達到1573.5億斤,實現『十八連豐』,連續12年居全國首位,為端穩『中國飯碗』做出了龍江貢獻。

  李玉剛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今年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把『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政府重要工作任務。結合龍江實際,從3個方面抓好貫徹落實:

  第一,聚焦農產品穩產保供,勇當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要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毫不動搖地抓好糧食生產,在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上體現龍江責任擔當。

  一要堅決完成穩糧擴豆政治任務。在確保糧食安全上,做到3個穩中有增。即:耕地面積穩中有增、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增、糧食單產穩中有增,堅決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的政治任務。在擴大大豆生產上,重點在4個方面下功夫,提高大豆自給能力。即:在玉米主產區適度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在米豆輪作區穩步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新增耕地面積以大豆種植為主,在超采地下水區域的非灌區范圍內探索『稻改豆』,堅決完成擴種大豆1000萬畝、增產26億斤的政治任務。

  二要千方百計提昇『菜籃子』農產品有效供給。堅持『穩豬、擴牛、增禽』的工作思路,要持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加大繁育體系保護和規模化養殖的支持,穩住生豬基礎產能,全年生豬出欄穩定在2100萬頭左右;要以肉食一體化、奶乳一體化為引領,大力發展標准化規模化肉牛、奶牛養殖;要持續推進禽類產業化,全年肉蛋奶產量要達到900萬噸。同時,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充分開發利用好林地、園地資源,重點發展果蔬、食用菌、鮮食玉米等高品質作物生產,提高『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

  三要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堅持一體化、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高標准黑土農田建設,今年要完成高標准黑土農田建設任務1100萬畝。要建設好5600萬畝黑土地保護示范區,提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基礎地力。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實施侵蝕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三年行動。

  第二,聚焦建設『四個農業』,勇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以農業強省為目標,大力發展科技、綠色、質量、品牌農業,走出龍江現代農業發展特色之路。

  一要以技術創新為支橕,發展科技農業。推動『數字+生物+農業』深度融合,把數字技術和生物技術推廣應用到種業、農藝、農機裝備等農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農作物和畜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並積極爭取大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先導區。今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要達到69%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穩定在98%以上。

  二要以生態優勢為依托,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是黑龍江農業的底色,重點從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生產環境等方面推動農產品綠色有機化,紮實推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進一步擴大綠色有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品種類規模。今年,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100萬畝,當好全國人民的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三要以優質高效為方向,發展質量農業。以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昇和標准化生產提昇行動為抓手,推進農業生產標准化、經營規模化集約化、產業融合化、質量可追溯,提高農業質效和競爭力。

  四要以提昇價值鏈為目標,發展品牌農業。突出用好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三張金字招牌,做大區域品牌、做強企業品牌,做優黑龍江省農產品品牌,擴大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第三,聚焦農村振興發展,勇當共同富裕的忠實踐行者。始終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鎖定農民共同富裕目標,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一要持續增加農民收入。重點在鞏固經營性收入、大幅增加工資性收入上下功夫,通過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加大農村勞務組織化開發力度,為農民就地就近穩定務工創造條件。

  二要開展鄉村建設行動。以鄉村規劃為引領,提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公共服務水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堅持建管並舉、重在管護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昇、菜園開發利用和龍江民居建設等『4+2』重點工作,不斷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三要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廣『積分制』『清單制』,充分調動農民和基層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創建一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要以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節慶活動為重點,紮實開展除陋習、樹新風專項整治,推進農村地區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淳朴民風。

  總之,龍江將堅決擔起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政治責任,奮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