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百姓新生活
2022-03-08 09:47:00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襲延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8日訊 在去年的老舊小區改造中,建華區建東小區軍區25號樓、26號樓被列入重點改造范圍。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後,樓體不但做了外牆保溫,而且重新進行了粉刷,嶄新的雨漏管,小區內新鋪設的地面硬化,小區環境改變了,居民自發買來一些裝飾綠植,讓小區的環境更加溫馨。那麼老舊小區改造,給居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提起老舊小區,人們最多的感受就是設施陳舊、生活環境差,但對於齊齊哈爾市許多老舊小區來說,卻顛覆了人們的這個固有印象。近年來,齊齊哈爾市通過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華麗轉身,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倍增。

  老舊小區改造 屋暖心更暖

  在軍區26號樓1單元502室,記者見到了77歲的陳大爺,此時他正在和老伴一起看電視,因為老伴長期臥病在床,最怕家裡溫度不達標,可改造後,24攝氏度的室溫讓陳大爺再也不怕老伴受凍了。居民陳文治說:『我這個屋子是三陽的,改造前中午的時候溫度纔18攝氏度多一點兒,老伴長年臥床,得穿厚厚的。現在好了,改造後溫度為24到26攝氏度,屋裡確實非常暖和。過去這個小區都不願意住,許多住戶都想賣房。現在都不願意走了,甚至還有許多人來小區裡問有沒有賣房的,想上這兒來買,因為小區環境變化了。』

  在這次的老舊小區改造中,不僅對軍區樓進行了樓體外牆保溫、單元門窗更換、路面硬化等施工,還對樓頂漏雨問題進行了防水施工。在軍區25號樓1單元802室尹大爺家記者看到,屋內牆面潔白,棚頂上,透過白色的涂料,隱隱地還能看到一些常年漏雨留下的痕跡。居民尹洪祥說:『以前房屋沒維修前,棚頂總漏雨都是花的,家裡牆也好多年不刷了,每年夏天都漏,今年收拾完了,明年又花了,所以也一直沒好好收拾。這次房屋改造以後,棚頂修得非常好,屋裡一點兒也不漏了,我就把屋裡重新刷了一下。』

  全程參與小區舊貌換新顏

  不管是陳大爺還是尹大爺,都是這次老舊小區改造的受益者,在這次老舊小區改造中,許多居民還化身監督者,全程參與到改造中,親眼見證了小區如何舊貌換新顏。老舊小區改造志願者李國超說:『改造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志願者,一直跟隨著政府的工程,對於工程的質量我們非常有信心,政府的改造工程特別深入人心,上下班回來幸福滿滿!』

  建東小區軍區樓的改造只是齊齊哈爾市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隨著老舊小區改造的連續進行,改造內容也在不斷擴展,更加注重改造後小區整體綜合性功能的提昇,將舊改工程帶來的福利長遠保持。

  建華區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彥波說:『多年的漏雨、室內溫度低等問題,通過改造都得到改善,整體室內溫度提昇4至5攝氏度,讓群眾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幸福指數也顯著提高。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強物業管理。積極在沒有物業的小區引進新的物業公司,有物業企業的提昇原有物業公司管理水平。』

  全面提昇居民的幸福指數

  始於顏值、精於細節,內外兼修,暖屋暖心,是對齊齊哈爾市老舊小區改造的貼切總結,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完善,再到設施提昇,舊改工程基本涵蓋了居民的居住條件、日常生活的基本設施,補齊了老舊小區的短板。改造過程中,居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通過改造不僅讓每一位居民的『小家』滿意,同樣使城市『大家庭』更加和諧。據統計,2019年至2021年,齊齊哈爾市共改造老舊小區246個,受益居民11.6萬戶。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許濟淳說:『將補短板、惠民生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老舊小區市政基礎配套設施,對小區的建築物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適度改造提昇。實施統一設計、改造、管理,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物業、產權單位的主體責任,兼顧居民需求,創新老舊小區自治管理模式,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2022年,全市計劃改造94個小區、738棟、360.6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6萬戶,計劃投資18.68億元,其中,北三區涉及到新宮小區、龍沙小區、北關小區、前進小區等18個小區(組團)。屆時,又將有一批老舊小區舊貌展新姿。

  老舊小區改造,改的不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小區居住環境,更是以全面提昇群眾幸福指數為抓手,通過種種改造,將乾淨衛生、設施豐富的新小區呈現在居民面前,真正將這項民心工程改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