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痛心!大慶民警王曉冬犧牲在防疫一線,年僅48歲
2022-03-10 13:58:53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5日凌晨,會戰公安分局治安巡防三大隊負責人王曉冬,在大齊高速公路城北收費站卡口執行疫情防控任務時,突發心血管疾病,經搶救無效犧牲,年僅48歲……

王曉冬

  同事回憶犧牲過程流淚,櫃子一角還有兩桶未開封的方便面。

和同事們一起執勤,右三為王曉冬。

  『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卻又不得不相信這是真的。王隊走了,連句道別的話都沒來得及說……』

  3月10日,大慶市公安局會戰公安分局召開王曉冬事跡發布會。回憶起5天前王曉冬犧牲的一幕,會戰公安分局治安巡防三大隊民警葛慶宇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自從今年疫情防控卡點啟動以來,王隊從來沒有缺席過,頂風雪、冒嚴寒,堅守在一線。除夕、元宵節他都主動值班執勤,把與家人團圓的時間讓給我們。』

  葛慶宇說,3月4日,農歷二月初二,8時整,按照會戰公安分局的勤務部署,王曉冬帶領大家准時來到大慶市大齊高速城北收費站疫情防控檢測點,迅速進入24小時在崗在位的工作狀態。嚴查進入市區車輛,對駕乘人員逐一核查『兩碼一證一報告』,一直忙碌到3月5日凌晨1時許,車輛纔漸漸少了下來。

  此時,王曉冬捂著胸口蹲在地上,說自己胸痛。同事將他扶進執勤板房,勸他回家休息。他說自己有高血壓,挺一挺就沒事兒了,卡點本來就人少,任務還重,作為負責人,他不能走。凌晨3時,王曉冬胸部再次疼痛,同事建議他到附近醫院檢查一下,王曉冬卻堅持說等到早8點交接班後再去醫院。

  『這時他已經渾身發抖,滿頭是汗,大家強行將他拖拽上車,送往醫院,確診為主動脈夾層破裂,最終還是遲了……』葛慶宇聲音哽咽,眼淚流了下來。

  王曉冬因搶救無效犧牲,留下了年邁的母親……

  據了解,當日,王曉冬共檢查車輛785臺、核查人員1342人、移交275人。

  在王曉冬辦公室的衣櫃裡,警服和被褥整齊地疊放著,在櫃子的一角,還有兩桶未開封的方便面,這是他晚上執勤回來的加餐,可他卻再也沒有機會打開了……

  通宵達旦、連續鏖戰是常態,領導命令他休息,他卻憨憨一笑『活兒多,忙完一起休吧』。

工作中的王曉冬。

  王曉冬,1974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一級警長。曾榮記個人三等功1次、獲嘉獎4次,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3次被評為市公安局『鐵人式民警』。

  王曉冬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大慶子弟』,在會戰故事的熏陶下長大,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脈。

  高中畢業,他就讀警校,畢業後進入采油三廠經保大隊,迎著朝霞日暮,巡邏在廣袤的油田大地,維護著這座『沒有圍牆的工廠』的安全。在經保大隊工作期間,王曉冬兩次被評為油田保衛工作先進個人,因工作出色,昇任副大隊長。

  2006年10月,他通過招錄,進入大慶市公安局會戰公安分局,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在治安巡防三大隊,他從一名普通民警成長為副大隊長、負責人。

  能乾、能拼,是同事對王曉冬的評價。

  『王隊是我們分局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治安巡防三大隊民警董國義說,每逢有重大安保維穩任務,或者偵辦重大疑難案件,通宵達旦、連續鏖戰對王曉冬而言是家常便飯。渴了喝礦泉水,餓了泡方便面,累了就在椅子上打個盹兒。王曉冬曾連續20餘天戰斗在疫情防控和安保維穩第一線。

  緊張的工作節奏讓王曉冬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同事們經常看到他大把大把地吃藥,整個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了很多。

  2021年7月,轄區居民郭某報警稱:自己在某網店購買了『酵素梅子』,食用後產生了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經檢測,食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酚?』。

  為了偵破此案,王曉冬遠赴河南商丘,帶領專案組民警每天起早貪黑、蹲坑守候,在垃圾堆裡獲取重要證據,一舉將9名嫌疑人抓獲,成功偵破了涉案4000萬元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返回大慶後,兩天一夜沒合眼的王曉冬又參與到審訊、送押工作中,一直工作到後半夜。其間,領導命令他回去休息,他卻憨憨一笑:『活兒多,忙完一起休吧。』

  冒雨站到水裡當路標,掏錢送迷路老人回家。從警15年,零違規違紀,零有責投訴,零執法過錯。

王曉冬(左)在辦案途中。

  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王曉冬從不言棄。

  他所在的大隊負責區域商業場所密集、流動人口多、治安狀況復雜、穩定任務繁重。他與同事加大管理力度,挖線索、打窩點,鏟除了一個又一個毒瘤,淨化了轄區治安環境。

  自2018年擔任治安巡防三大隊負責人以來,他帶領大隊4名民警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困難,共偵辦刑事案件31起、查處行政案件265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312名,考核排名始終位居前列。

  王曉冬對犯罪分子鐵面無情,對轄區居民卻滿懷柔情。

  2021年11月的一天晚上,王曉冬在駕駛警車巡邏途中,接到110轉來的一位媽媽的報警:孩子被熱水燙傷,要立即送醫院。那時正逢交通晚高峰,家長便撥打了110求助。王曉冬立刻趕到,將母子送到油田總醫院,幫著辦完住院手續纔離開。

  轄區會戰大街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每逢暴雨便是一片汪洋,給車輛通行和人員出行帶來極大隱患。

  承擔交通管理那幾年,每逢下暴雨,王曉冬總是冒雨站到水位最深的地方當路標。每逢下大雪,他也都會出現在轄區繁華路段,鏟雪清道、推車救援。

  執勤中,遇到有老人、孩子過馬路,王曉冬都親自護送。遇到迷路老人,他自己掏錢叫出租車送老人回家。每天上、放學時間,他都到薩東一小學路口維持交通秩序,護送學生安全過馬路。

  2020年初疫情來襲,王曉冬主動加入『抗擊疫情』黨員突擊隊。此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一直在大慶油田總醫院執勤室負責安保工作,日均登記新冠病毒送檢樣本300餘份。為了勸阻被隔離人員離開,他幫助隔離群眾解決了家禽無人喂養的困難,隔離群眾感動不已。

  這些年,王曉冬先後救下輕生人員3人,幫助危重病人就醫19人次,為走失老人找到親屬8次,幫助群眾找回遺失物品23次,疫情期間為隔離居民送去藥品、生活物資50餘人次。

  在分局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王曉冬是大家學習的標杆。從警15年,執法數萬次,王曉冬實現了零違規違紀,零有責投訴,零執法過錯。

  把照顧護理父親的責任托付給了妹妹,犧牲前一天,允諾陪母親補過『二月二』,這位永遠『失約』的警察將永遠被記得。

王曉冬清掃單位門前積雪。

  如果說王曉冬的一生,還有什麼虧欠,那虧欠最多的就是家人。

  從警15年來,王曉冬一直戰斗在公安基層第一線,忙碌成為常態。

  2011年6月,父親生病住院了,當時正趕上全市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王曉冬所在的隊任務很重。為了不耽誤整體工作進度,他安頓好父親後,把照顧護理父親的責任托付給了妹妹,自己沒黑沒白地紮到了轄區。

  可沒想到,老人突然病情加重離世,正在外面執勤的王曉冬沒能趕上看老人最後一眼,這也成了10年來他最重的心結。

  父親去世後,母親成了他最大的牽掛,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多陪伴老人。可是,經常是他剛剛趕回家裡,一通緊急的工作電話又讓他匆匆返回崗位。母親理解他,唯一的妹妹也支持他,家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保重身體。但這唯一的希望,最終還是破滅了……

  3月4日上午,在崗執勤的間隙,王曉冬還和76歲的母親通電話,告訴老人『二月二』不能陪她過節了,等5號早晨下崗後,再買好豬頭肉把這個節補上。可是,母親卻沒能等到兒子的歸來……

  帶過他的隊長,還記得當初他跟在身後不停地詢問執法辦案適用法條的樣子;一茬茬的新警,也還記得他手把手教他們執法平臺使用的樣子。然而,這樣的場景此生將永遠成為回憶……

  此後,在大慶大街小巷巡邏的警察隊伍裡,在守護大慶城門的各個卡口上,在與犯罪分子較量的懲惡揚善的路上,我們將不會再見到這個叫王曉冬的民警……

  王曉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護佑大慶的城門,守護我們的歲月靜好。王曉冬,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