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0日訊 3月5日,驚蟄節氣,盡管氣溫依然在零下,但已經嗅到空氣中春天的味道。這一天,記者在遜克縣135公裡邊境線上,由東向西,走進了道乾、宏疆、車陸、邊疆、高灘五個俄羅斯族村,看到相同的是,每個村裡整齊劃一的水泥路;每個村口的標志性建築;自來水、磚瓦房、小康樓;民族兄弟腰鼓的錢袋子;感受到不同的是,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為民族村分頭把脈,謀劃確定了『黨建+電商能人』『黨建+民族文旅融合』『黨建+現代農業』等創新思路,讓每個村產業發展呈現出不同優勢,各自芬芳。
道乾村『彼得大叔』帶領的電商產業村
遜克縣車陸鄉道乾村土地肥沃,黑龍江流經這裡在村北甩了一個彎,形成了龍江沿岸少有的『深汀』,景色宜人、魚兒肥美,村裡俄羅斯民族人口佔總人口20%以上,2007年經國家民委批准為俄羅斯族村。村『兩委』班子積極帶領農民發展經濟,努力增加村民收入,瞄准黨支部帶頭創新開展『黨建+電商能人』這個發力點,鼓勵黨員緊跟科技發展,支持村民利用網絡及電商平臺,幫助村民致富增收。
村裡俄羅斯族後裔、村民董德昇——網紅『彼得大叔』是網上直播帶貨的達人,每年銷售山木耳、土豆乾、豆角絲等農副產品利潤可達50多萬元。他帶動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庭院致富,使鄉親們的日子更殷實,2021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8萬餘元,90%家庭有了車,80%家庭在城裡有了房,村民通過網絡銷售農產品的熱情空前高漲。
宏疆村北藥種植漸成產業的俄式風情村
走進車陸鄉宏疆村,新建八角涼亭、長廊、俄式風格的農家院、俄式風情『村標』扮靚了整個小村,凸顯俄羅斯民族特色。村黨支部書記楊春麗介紹說:『我們村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形成了「黨建+特色村寨」發展模式。2020年宏疆村利用閑置庭院發展特色藥材種植,種植赤芍60畝、蒼術30畝,目前長勢較好,按目前價格來看,每畝至少可賺萬元。今年春種村裡還將繼續擴大北藥種植范圍,爭取擴大一倍以上。』村民徐月娥告訴記者,全村目前種植北藥的積極性很高,許多農民都想加入合作社。
在村黨支部和黨員帶動下,宏疆村住房磚瓦化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95%以上,自來水入戶率達100%,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3萬元,2021年農民人均收入實現1.85萬元。2020年12月宏疆村還成立遜克縣首個『僑胞之家』,不同節日組織僑胞活動,有效增進了民族團結。
車陸村文化與產業共同發展的標杆村
車陸鄉車陸村一直是黨建工作的標杆村,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立足民族村發展,創新開展了『黨支部+生態移民』發展思路。
村裡利用拆遷後閑置土地,建設溫室大棚等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發展木耳、蘑菇、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充分結合區域性大自然先天條件,建有佔華水稻、石氏蜂蜜、幸福大院等多個代表性產業和民生項目。目前車陸村有3900畝綠色水稻種植結構調整示范基地,注冊了車陸寒稻大米商標,建有配備先進生產線的稻米加工廠,成為遜克縣稻米加工業的龍頭企業,取得綠色食品認證,發展訂單和線上銷售,帶動了北緯49度寒地水稻的生態種植。村裡利用黑龍江兩岸原生態花期優勢,成立養蜂合作社和蜂產品加工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享譽周邊及網絡,廣泛帶動了廣大黨員農民群眾進行原生態養殖。
車陸村的民生建設、文化建設也有聲有色。幸福大院是全市唯一一家村辦養老院,1996年就建成文化大院,成立農民電聲樂隊、夕陽紅老年合唱團,創作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原創作品,成為國家級優秀基層文化站。
邊疆村打造現代田園綜合體的幸福村
邊疆村是全國第一個俄羅斯族村。村黨支部以『黨建引航富邊疆,特色產業興村寨』為主題,創新闖出『黨建+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讓黨員充分參與到村內項目建設、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重點任務當中,為本村發展建言獻策。
邊疆村書記苗建華介紹:邊疆村今年將繼續依托『一江一湖一特色』的優勢,探索『綠色現代農業支橕、休閑文化產業為輔』的發展模式,推動形成集本地異域風情特色民俗、界江情、荷花湖觀賞、中草藥產業、康養等特色為一體的鄉村發展路徑,促進鄉村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產業文化融合發展,全力打造融『種植+康養+旅游』為一體的現代田園綜合體。
黨員趙振成告訴記者:『村民這幾年幸福指數提高很快。每年春播前,邊疆村黨支部都會舉辦具有俄羅斯族傳統特色的「巴斯克節」,把精神食糧送到了群眾中間,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苗建華說:『今後邊疆村要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守住綠水青山,繼續立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更好地實現強村富民。』
高灘村搭上園區發展『快車』的科技種植帶頭村
『黑河農業科技園區落戶高灘村,是村民的福分!』高灘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忠彬這樣對記者說。近幾年高灘村明確了『黨建+現代農業』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園區試驗、示范、培育、推廣的服務職能,提高種植戶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的意識和能力,向科技化、機械化、信息化、合作化的現代大農業方向發展,積極探索『互聯共贏』之路。
高灘村農業科技園區由2400畝核心區和1.9萬畝示范區組成。背靠這樣強大的農業科技種植力量,一部分農民把土地以每公頃9000餘元價格租種給農業園區,同時每個家庭在農業園區打工也可年增加4萬餘元收入。高灘村黨支部意識到增加農民收入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全面提昇村民科技種植水平,為田間管理、大棚種植效益實現最大化,於是邀請了省農業專家多次為村民授課。
如今高灘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全部街道完成太陽能路燈亮化,村內道路4000米全部實現硬化、綠化。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忠彬高興地介紹說:『現如今村美了、人心歡暢,高灘村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邁進!』
記者手記
黑龍江右岸遜克縣境內的五個俄羅斯族村有著相同的歷史溯源。十九世紀末,山東、河北、遼寧等當年闖關東人員及移民來到這裡,當年蘇聯時期移居中國的俄羅斯族人和部分當年在蘇聯淘金人員的後裔也來到此地,很多俄羅斯女子與當地闖關東男子相結合,繁衍生息,形成了中俄相互交融的地域特色。
在村史館、在農民家炕頭、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在釀酒坊、在養豬場,記者與村裡年長者嘮家常、憶村史;與村種糧大戶、致富帶頭人談種植業、話增收;與黨員代表、村黨支部書記聊黨建、暢想未來……多日采訪讓記者看到,民族村如今變成了旅游特色村、寒地水稻示范村、農業科技重點試驗村……每個村發展都獨具特色,形成『一村成一品、一品帶一面、一面帶黨建』的工作新格局。
近年來遜克縣積極推進邊疆民族特色黨建示范帶創建工作,引導民族村確定發展思路,為民族村發展特色產業把脈,將民族團結、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等融為一體,實現優勢先導、差異發展,形成了規模效應、相互促進。邊疆民族特色黨建,為遜克縣民族鄉村振興點燃了『新火種』。我們可以相信,經過全縣上下的持續發力,遜克縣抓好黨建促進少數民族村寨振興發展的路子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