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央媒看龍江?十年礪劍!為龍江振興架起『鋼鐵跑道』
2022-03-13 21:5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百年老局,高鐵禁區,路網末端!

  十年前,這三個標簽如同大山般橫亙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面前,鐵路發展舉步維艱。

  十年後的今天,哈鐵人在這片極寒凍土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建成世界首條高寒高速鐵路,為世界高寒高鐵建設積累經驗;京哈、哈齊、哈牡、牡佳四條高鐵先後投入運營,黑龍江省內高寒高鐵成環,構建龍江兩到三小時經濟圈;推進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建成,再添中俄貿易新通道……

  『強筋健骨』構建兩小時經濟圈

  2021年12月6日,我國最東高鐵牡佳高鐵開通運營,至此,黑龍江省繼京哈、哈齊、哈牡後迎來第四條高鐵,省內實現高鐵成環,構建起兩到三小時經濟圈,龍江高速鐵路網絡更加完善。

  擁有百年歷史的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曾是我國路網最密集的鐵路局之一,但部分老舊鐵路線路設施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在推進黑龍江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對於鐵路的運效運能及各主要城市之間交通有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力度的重要機遇,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目標任務,持續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優質高效推進鐵路建設和基礎設施改造,全面謀劃鐵路建設發展藍圖,不斷完善全省交通運輸體系,充分發揮鐵路建設對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拉動和促進作用。

  2012年12月1日,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2015年8月17日,最北高寒高鐵哈齊高鐵開通運營;2016年11月1日,百年濱洲鐵路進入電氣化時代;2018年哈佳鐵路、哈牡高鐵相繼開通運營;2021年12月6日,我國最東高鐵牡佳高鐵開通運營;2022年,哈伊高鐵將全線開工……

  一張張成績單的背後,記錄了最北鐵路發展的腳步。截至目前,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營業裡程達8400多公裡,其中高鐵動車組運營裡程達1400多公裡,電氣化鐵路3200多公裡,越織越密的鐵路網為龍江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架起了鋼鐵跑道。

  高寒禁地邁入高鐵時代

  黑龍江省冬季平均氣溫達零下35℃左右,高鐵動車組以250公裡時速運行,對動車組維修保養、車體防寒帶來極大挑戰。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加強動車組防寒改造,實施『數字高鐵』『風雪預警』『智化能融冰除雪』等科技手段,保證高鐵在極寒天氣下的安全運行。

  自2012年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以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成立了高寒高鐵動車組轉向架、制動、電氣等五大系統攻關小組,對運營的CRH380B、CRH5A型動車組的車體零件、密封膠條、制動系統等19個重點項目進行防寒改造。針對動車組車門和站臺補償踏板結冰,電水爐上水管凍結等問題,攻關組改裝排水孔,增加伴熱線,更換車體密封膠條,保證動車組可以適應零下40℃的極寒環境。

  為保障動車組安全運營,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采用ATP『列車超速防護系統』,實現動車組實時追蹤、人機互控等效果。在臨近車站的軌道旁安裝了動車組運行故障圖像監測系統,動態跟蹤動車組運行狀態,根據拍攝的動車組運行圖片,分析車底積雪結冰狀態,適時啟動融冰除雪分級處置預案,確保動車組運行安全。

  為及時預警監測風雪災情,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采用『自然災害及異物監測系統』進行風雪災情預警,在高鐵沿線設置了百餘個監測站,安裝傳感器,用測風儀、量雨器和紅外線掃描判斷當時的風速、雨量和積雪厚度,如數據超過標准數值時,調度人員可及時向動車組發布限速命令,讓動車組在險情前『止步』。

  此外,哈爾濱局投用自主研發的動車組融冰除雪裝置,修建動車融冰除雪庫,以往需要8人的動車組融冰除雪作業,如今僅需要2人操作,一小時就可以完成,加快動車組上線效率。

  路網末端成為中俄貿易樞紐

  2021年8月17日,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實現鋪軌貫通,為大橋全線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將使國內鐵路與俄遠東地區至西伯利亞鐵路多點相連,對推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大作用。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依托濱洲、濱綏鐵路乾線通道,對外與俄羅斯鐵路聯通,對內連接全國路網,以哈爾濱為中心,向東經綏芬河進入俄羅斯,經東方港下海後形成哈爾濱至綏芬河至東北亞通道;向西經滿洲裡進入俄羅斯和歐洲各國,形成哈爾濱經滿洲裡至俄羅斯遠及歐洲通道。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充分利用邊境優勢,助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大國際運輸鐵路通道建設力度,2014年2月26日,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開工建設,將形成中俄國際聯運新通道;2015年7月,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投入使用,成為東北地區對俄貿易商品集散地;在滿洲裡、綏芬河兩大口岸站修建集裝箱站,提高口岸貨物集散運輸能力;百年濱洲、濱綏鐵路擴能改造後,總輸送能力提高到1.5億噸以上,站點上功能完善、配套齊全、信息先進、要素集聚,線路上能力強大、運輸穩定、准時快速、高效暢通的優勢將路網末端變成對俄經濟貿易樞紐站。

  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建設期間,創造了多項紀錄。它是連接中俄兩國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在國內外首次采用鋼桁梁上鋪設四線套軌無砟軌道板施工方案。施工期間,參建單位克服堅冰、凍土、湧沙等難題,創新高寒地區防腐涂裝、高栓施工、深水圍堰防撞等工藝技術,保證了大橋施工建設的順利推進。

  號角爭鳴,未來可期,2022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把握時機,高標准推進哈伊高鐵鐵力至伊春段建設,配合做好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查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哈伊高鐵哈爾濱至鐵力段和富裕至加格達奇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加快推進佳木斯至同江鐵路改造、哈爾濱至佳木斯既有線電化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一張奮進的發展藍圖越發清晰。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