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5日訊 『這個冬天過得真舒服,身上暖著,心裡也暖著。』家住佳木斯市前進區和平A樓的楊承業笑著說。
頭幾年,每到供熱期,家裡溫度始終不高,『供熱公司說是自己家設計問題,剛開始我不認同。』楊承業說,供熱公司多次上門,主動和他溝通,最終同意了他的改造計劃,他自己只出了材料費,設計方案和人工都是供熱公司來負責,而且工期只用了一天,就解決了好幾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政府說為老百姓辦實事,以前總覺得自己聽得見,摸不著,這回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太好了!』他說。
近年來,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需於民、問政於民,每年梳理出一批群眾急需解決的實事進行公示,解決了一大批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
去年3月,佳木斯市政府確定2021年15件民生實事,並面向社會進行公示。15件民生實事涵蓋便民服務、交通治堵、教育醫療、養老助殘、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梳理出一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同時依據信訪矛盾突出、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反映問題較為集中的線索,梳理出一批群眾急需解決的實事。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主動作為,解決難點,強力解決一批工作推進難度大、與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期盼不相符問題,提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前進區橋南中房的低保戶李淑榮感受到了這份幸福。『政府免費給我安裝了燃氣泄漏報警裝置,這下用燃氣就更安心了。』李淑榮說。
2021年,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把保障燃氣用戶終端使用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發動街道辦事處、社區等全體網格員,會同燃氣經營企業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面,全覆蓋、無死角的摸底排查和普及安裝工作。制定了以政府和燃氣經營企業補貼為主、居民用戶出一點的優惠安裝政策,安裝『燃氣報警器+過流量自閉閥』的低保戶、70歲以上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燃氣用戶,政府和燃氣經營企業全額承擔免費安裝。
『下班回來晚了,車就近能停進政府院裡,不用為找不到停車位發愁了!』這份幸福,更多的佳木斯市民感受到了。
針對市民『停車難』的困擾,去年9月起,經過科學布局、合理篩選,佳木斯市陸續開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3000多個過去政府機關公用的停車泊位面向百姓開放。拆了『圍牆』通『心牆』,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讓百姓享受到停車便捷,也拉近了百姓與政府的距離。
為了讓百姓生活環境更美好,佳木斯市聚焦各公園、廣場的公共基礎設施改造和提昇,不斷提昇公園管理水平,對西林公園、杏林湖公園、沿江公園、興梅公園、站前公園等城市公園進行了改造昇級,並加大『口袋公園』的建設力度,『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正在實現。
以『點線面』相結合為出發點,佳木斯市以老舊小區改造為主體,以特色街區打造為突破點,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城市品位不斷提昇,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檔昇級,『六橫三縱』的特色街區布局正在形成。
取消市域內轉診限制任務已實施,政策累計惠及4.1萬人。
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昇級改造並投入使用。
城鎮新增就業及就業、創業培訓工作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誠信經營放心消費』任務有序推進,全市消費投訴滿意率連續四個月超過95%以上,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9.49萬元。
6個非涉法涉訴回遷辦證問題全部解決到位。
……
道路建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就業、教育……一件件民生實事勾勒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幸福佳木斯』的滋味。
今年佳木斯市再次錨定20件民生實事:建設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延長慢性病處方時限,新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驛站),提昇供熱、供水、供氣能力和安全……20件民生實事涵蓋了服務『一老一小』、便民服務、人居環境、醫療教育、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
擴建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調度中心和功能實驗室,提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讓百姓更安心;新建松花江體育公園、雙擁全民健身中心、20個口袋公園,開闢更多冰雪場地,讓群眾更健康;持續解決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問題,治理城市噪聲擾民和揚塵污染,讓日子過得更舒心;加強百姓『米袋子』『菜籃子』『藥瓶子』安全監管和共建共治,建成市反詐中心,守護百姓『錢袋子』……佳木斯各地各部門明確目標,破解難題,用『大作為』對接『小日子』,紮實解決『急難愁盼』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變化、體會到溫暖。
民生的『溫度』標識出幸福的『刻度』。『群眾想什麼,我們就辦什麼!』這在佳木斯已不再只是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