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5日訊 『國家推出歇業備案政策,給了企業一個「休眠」的空間。我會利用歇業這段時間,捋清經營思路,自己再「充充電」,歇業一年後重整旗鼓再出發!』說這話的是哈爾濱市一家包裝制品公司的負責人聶先生。他口中的利企好政策源自3月1日起施行的《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首設的歇業制度。
據介紹,歇業制度是指依法設立的市場主體存續期間遇到天災、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其他困難暫時無法開展經營活動時,向商事登記機關申請保留其主體資格,不按照自行停業處理,待情況好轉後重新啟動經營的制度。通俗地比喻說,歇業制度類似於電信領域中的『停機保號』業務,號碼暫時不用,可以留存一定時間,需要時可再次激活。
全程可電子化『歇業』不用等
得知國家出臺新規,聶先生第一時間來到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諮詢。『這兩年因受疫情影響,加之我個人身體狀況不佳,企業一直需要一個「喘息」的機會。恰巧歇業政策來了。這幫我節省了維持成本,很人性化。』聶先生對歇業備案政策贊不絕口。
日前,在雙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工作人員劉春明接待了聶先生,為其提供一對一幫辦服務。『歇業備案可以全程電子化,我們幫助他注冊登錄、引導拍照、上傳承諾書和申請書、電子簽名……填報完相關信息後,順利上傳。』劉春明介紹,經後臺審批合格後,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態便修改成了『歇業』。從在線申報到完成備案,整個過程『走』了大約20分鍾。聶先生負責的這家企業也成為哈爾濱市首個成功歇業備案的企業。
目前,哈爾濱市企業有意辦理歇業如何備案?哈市市場監管局提示,線上線下均可辦理。線上可通過哈爾濱市政務服務網-全程電子化或企業開辦直通車辦理,線下在全市各登記機關窗口辦理。
降低維持成本企業『喘口氣』
聶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企業屬於小微企業,工人一個月工資5萬元左右,一年下來就是60多萬元,加上房屋使用稅等稅費近萬元和水電費支出3萬餘元,歇業一年會節省開支70萬元左右。『這兩天我會去取報告回執到稅務局備案,再經過稅務部門認定哪些條件符合可以減免相應的稅費。』辦理了歇業備案後,聶先生准備好好『喘口氣』,再醞釀更新下機器。
『歇業』與『停業』有何不同?有專家分析稱,企業停業多見於我國行政處罰中,如責令停產停業,通常是指暫時停止營業。設立歇業制度則為商事登記行為賦予了新內涵。歇業並不必然導致市場主體被注銷,而是基於現實考量,便利小微企業等在遇到經濟危機、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其他困難暫時無法開展經營活動時,讓市場主體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停止營業,保留市場主體資格,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恢復營業。
歇業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市場主體受到疫情的影響,暫時無法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但是仍有比較強的經營意願和能力。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條例》首設歇業制度,規定了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可以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市場主體歇業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年。
哈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登記處處長王建宇認為,歇業制度解決了企業因短期經營困難,但仍有意願繼續經營的問題,開闢出一條合法合規的暫停經營的路徑,為經營困難的企業設置了『緩衝』期,進一步降低維持成本,有利於助企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