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甘南 生物產業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2022-03-18 07:38: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 生物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甘南縣生物經濟起步較早,依托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現有的8家企業涵蓋了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領域,呈現出門類齊、種類多、要素全的特點。目前,甘南生物經濟的年產值已經接近5億元,提供的就業崗位有500多個。插上『生物』翅膀的甘南縣,正在快速飛向美好未來。

  生物能源:讓秸稈、牛糞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

  『附近萬頭牧場的牛糞,經過這幾個發酵罐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淨化提純後,制取的清潔能源生物天然氣就儲存在這兩個球形的氣櫃裡。』在甘南縣瑞源生物質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規模化生物天然氣與有機肥循環化綜合利用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王繼成告訴記者,該項目是中科院的技術,總投資1.28億元,建設有效容積5000立方米厭氧發酵罐8座,以及相應的提純設施、預處理設施和有機肥生產線,目前建築主體已施工完畢,正進行管道安裝工作。

  今年下半年,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年處理牛糞污10萬噸、玉米秸稈4萬噸,年產生物天然氣700萬方,年產生物固態有機肥3萬噸,可帶動就業50餘人,年產值4000萬元,利潤1300萬元。據了解,這裡所產的生物天然氣將直接供給飛鶴甘南工廠燃氣鍋爐使用,生物有機肥將銷售給飛鶴農業公司用於有機玉米飼料種植。

  除了瑞源生物質天然氣項目,甘南還有藍天能源生物質天然氣、富華錦河熱電聯產等生物能源項目,實現秸稈、牛糞等資源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

  總投資10.56億元的黑龍江富華錦河環能科技有限公司隸屬山東水發集團,2018年落戶甘南。生物質能發電、生物質供熱、有機肥制造、秸稈加工……這是一個典型的生物環保企業。作為省百大項目,2020年末兩臺機組並網成功,轉入商業運行後,企業年發電量4.32億千瓦時,供暖能力150萬平方米,實現年均營業收入2.33億元,帶動就業近千人。同時,每年可消耗秸稈等生物質約70萬噸,徹底解決了當地大量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生物醫藥:原材料市場展現巨大潛力

  中國農科院姚斌院士創新團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人們很難相信,黑龍江衛諾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科技企業,就坐落在甘南縣興十四村。

  2014年6月,中國農科院姚斌院士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張王照來到環境宜人的興十四村,利用村裡原檸檬酸廠進行改擴建,瞄准世界第一的丹麥諾維信,創立了黑龍江衛諾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他們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致力於?制劑及其相關產品的開發與應用,獲得發明專利四項。目前,公司產品涵蓋飼料?、藥品食品?、工業?三大領域,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生物制藥原材料,衛諾恩生物?制劑項目,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預計三年內可實現上市。

  作為省內唯一的專業從事?制劑技術與產品開發、?制劑專利技術商品化生產的企業,張王照對記者說:『這裡環境好,適合安心乾事業。今年公司要完成生物消毒劑工廠的建設,2024年力爭年產生物消毒劑4000噸,利稅1600萬元,在生物醫藥方面力爭取得更大的突破。』

  早在2011年就已經紮根甘南的霽朗生物制藥原材料項目,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現有員工46人。他們為齊魯制藥提供米粉、豆餅粉等原材料,每年產量在5000~10000噸。甘南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讓企業信心滿滿。

  生物農業:科技成果落地迎來發展春天

  王書功來甘南縣創立龍頭嶺有機肥有限公司已經12年了,企業年產生物有機肥5萬噸。近年來,他們與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肥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單位合作,在興十四村組建了生物有機肥新產品研發基地,實施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開發研制了新型生物有機肥、生物有機營養液、生物育秧基質等系列產品,不僅供應省內市場,還熱銷吉林、內蒙古等地。

  『生物有機肥系列產品,就是把無機化肥的速效作用、有機肥的長效作用和生物菌肥的增效作用科學地融為一體,使生產的肥料不但具有像使用化肥一樣的方便性,還具有優於普通化肥的長效和增產效果。』王書功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之初很艱難,農民不太認可,他們一個村一個村地推廣。現在好了,生物有機肥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他們與省科學院共同開發的先進制肥技術——秸稈腐熟肥料化利用曾獲發明專利,新型生物營養液富含有機質、氨基酸、多?蛋白等,對貧瘠土地和鹽鹼地使用效果尤為突出……先進的制肥技術,科學的配方,使龍頭嶺牌生物有機肥已被市場廣泛認可。齊齊哈爾市農合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連續8年使用龍頭嶺牌生物有機肥,現在土地的各項指標完全超過有機種植標准,產量逐年提高。

  進入3月,天氣轉暖,甘南縣龍頭嶺有機肥有限公司、齊豐種業生物育種項目均已開工生產,嘉一香生物活菌飼料加工項目正在推進之中,他們將為龍江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提供質量保障,為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奠定良好基礎。

  為使生物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甘南縣成立生物經濟產業發展辦公室,將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創新上投入資金,在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依托自然資源稟賦,瞄准國內外生物經濟頭部企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到2024年,預計全縣生物經濟產業鏈供應鏈規上企業達到8戶以上,總體規模突破20億元,實現更為創新和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生物經濟將成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責任編輯: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