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3月17日電 2月28日至3月16日,哈爾濱已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6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52例。哈爾濱市衛健委副主任楊超介紹,哈爾濱本次疫情感染毒株為奧密克戎BA.2進化分支,傳染性、隱匿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防控難度倍增。
在核酸檢測現場、交通場站、公路卡口……醫護人員、社區乾部、志願者等肩負使命,齊心協力打贏哈爾濱疫情阻擊戰、殲滅戰。
社區百姓的『暖心人』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一處核酸檢測點,黎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張天舒正在為居民進行核酸采樣。取消毒劑洗手、准備試劑管、用棉簽采樣……每個動作,她一天都得重復一兩千次。
張天舒和同事們早上五點便來到檢測現場,忙到晚上十點纔回家。他們還要為居家隔離的居民上門采集核酸、進行環境消殺,常常顧不上吃飯。『接到核酸檢測通知後,我和同事們總想著還能再多做些什麼,盡最大努力守護人民健康。』張天舒說。

醫護人員在哈爾濱市香坊區一核酸采樣點忙碌。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道辦東段社區有6個單元正在實施封控管理,社區黨委書記謝金姝和其他幾名工作人員既要組織核酸檢測,又要幫助封控單元居民日常采購、患病居民外出就醫等。
正在一線忙碌的謝金姝接到轄區居民秦玉軍的電話求助,老人請求社區協助其前往醫院接受透析。謝金姝立即對接醫院,並安排專車、專人陪同就醫。『社區乾部周到細致的安排,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們十分感動。』秦玉軍激動地說。
『枕戈待旦』的『守門人』
自3月14日6時起,哈爾濱市對抵返哈人員實行『落地即檢』的排查管控措施,抵返哈人員在各交通場站或公路卡口,要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配合查驗健康碼、行程史和旅居史,並接受核酸檢測。
晚上7點多,列車徐徐駛入哈爾濱站。分流旅客、查驗防疫信息、開展核酸檢測……在該站南廣場出站口,防疫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大批核酸檢測點有序運轉,保證下車高峰旅客檢測需求。
『無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旅客可在核酸檢測後自行離開,我們會引導重點地區旅客走單獨通道前往目的區縣對應區域,登記信息,等待轉運。』哈爾濱市南崗區交通運輸和站前管理局綜合科副科長錢峰笑說。

在哈爾濱站南出站口,旅客在接受信息查驗。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在哈爾濱站北廣場,哈爾濱市道裡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周永剛正對照白板查驗旅客行程。『我們有專人把最新的中高風險地區信息更新到白板上,提高查驗效率。』周永剛說。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長江路收費站入口,風雪交加中,來自交通、公安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身著防護服分列兩組,對進入城區車輛的司乘人員查驗防疫信息。
『長江路口每天有約1600臺車輛通行,查驗壓力較大,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吃住都在這裡,只為守住哈爾濱的東大門。』哈爾濱市道外區交通運輸局綜合科科長高虹慧說。
抗疫前線飄起『志願紅』
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們一呼百應,在抗疫一線匯聚成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
『不要擔心我年齡大,我還能乾!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安排給我!』哈爾濱市道外區紅光社區居民、65歲老黨員徐廣成得知社區在招募防疫志願者,立即報名。
在核酸檢測現場,徐廣成查人數、分隊伍、提醒大家保持距離……一天下來,他累到嗓子沙啞、雙腿發酸也毫無怨言,第二天依舊准時上崗。『關鍵時刻看擔當,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得響應組織號召,同大家「戰」在一起。』他說。

在哈爾濱一收費站入口,防疫志願者在工作。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
『您好,社區志願者來做入戶排查,方便開門嗎?』哈爾濱市道外區紅光社區防疫志願者張悅正准備詢問一戶居民家中人員情況。疫情發生後,22歲的她主動請纓幫助社區開展入戶排查、整理疫情防控檔案等工作。『我年輕,讓我去吧!』每當遇到戶數多、樓層高的居民樓排查工作,張悅總會第一個站出來。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悅城231小區,19戶居民正居家隔離。道外區紅光社區防疫志願者郭金艷正拎著沈甸甸的生活物資逐戶配送,不一會兒便累得氣喘吁吁。『都是一家人,特殊時期,大家相互搭把手,就挺過去了。』郭金艷笑著說。
面對疫情,人們用責任和愛守護並溫暖這座城市,讓『冰城』早日迎來春暖花開。(參與采寫:何山、黃騰、謝劍飛、唐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