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訊 初春時節,伴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寶山大地奏響了現代農業『新牧歌』……
近年來,寶山區把穩產保供作為農業農村的首要任務,主攻畜禽養殖,發展多種經營,奮力推進現代化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規模養殖場12家,生豬存欄4萬頭、可繁母豬6千餘頭,肉牛存欄4千餘頭、羊存欄5千餘只、禽存欄近17萬羽,2021年畜牧產值達1.25億元,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達25.2%。畜牧業已經成為寶山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
『龍頭企業強力拉動的產業化經營優勢;形成了以科技為支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優勢;形成了全方位覆蓋的動物防檢疫體系優勢;形成了持續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了適應鄉村振興的畜牧發展局面。』
發展至今,畜牧業在寶山顯現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數量增長,還展現在高質量發展模式上的科學創新定位。
關鍵詞:引進優質企業促進產業壯大發展
充分發揮農墾、森工土地和林下資源優勢,通過以商招商方式引進總投資3500萬元的黑龍江省潤晉畜牧有限公司肉牛繁育及養殖項目和總投資3200萬元的黑龍江農墾新瑞德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豬繁育及飼養項目。
肉牛繁育及養殖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存欄西門塔爾可繁母牛1000頭以上,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生豬繁育及飼養項目建成後預計種豬存欄量達1300頭,年收入可達1500萬元。
關鍵詞:強化政策落實扶持企業規模發展
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培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的關鍵環節來抓。
區委區政府統籌各類扶持畜牧業發展資金,為規模養殖場協調爭取各類補貼資金120萬元,爭取貸款500萬元,用於完善企業糞污處理設施和畜禽捨擴建,有效提高了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和設施裝備配套率,糞污處理後所產生的肥水達到了還田標准,提高了糞污集中處理能力。
關鍵詞:龍頭引領帶動小規模養殖戶發展
按照『選擇優勢、壯大特色、形成主導、做強產業』工作思路,堅持『抓大不放小』,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小規模養殖戶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帶動作用,推動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成長。引導七星鎮農民建立七星牧業、金鳳牧業等2家規模養殖場(戶),實現年生豬出欄4000餘頭、家禽1萬餘只,年產值1500萬元以上,積極引導畜牧業由高產出向高品質、高技術、高效率發展。
關鍵詞:圍繞市場導向推進特色畜牧業發展
利用山區良好的生態優勢,重點打造小而精的特色農業,同時利用山裡村屯庭院大的優勢,發展庭院養殖。以產業化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為龍頭,引導農民發展野豬、鹿等特色畜牧業。
位於躍進街道辦事處的磨嘴山冰傑家庭養殖農場,養殖面積達75畝,采取非人工抗生素飼料養殖方式,飼養雞、鴨、鵝等畜禽,其中雞、鴨各存欄1500餘只,鵝存欄2000餘只,其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培育鹿華園養鹿專業合作社,梅花鹿存欄達140餘頭,其中能繁母鹿40餘頭,年收入近百萬元。壯大永勝生態豬場養殖基地,采取特色養殖模式,集現代化豬捨圈養和山林散養相結合,年出欄傳統東北民豬(黑豬)4000餘頭,年收入近千萬元。關鍵詞:堅守『兩山』理念創新綠色養殖發展
堅持『地方有產業、企業得效益、群眾獲收入』的思路,堅守『兩山』理念,引導規模養殖場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全面推進綠色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推動畜牧產業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昇轉變。
全區12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施均已通過驗收並正常運行,運輸臺賬、糞污銷納協議齊全,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和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利用率均達到100%。
下一步,寶山區將把實施畜牧業五年攻堅行動,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三農』工作的大事來抓,因勢利導,合理布局,加強品牌建設,突出綠色優勢,不斷提昇全區畜產品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全面推進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推動全區畜牧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