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1日訊 近日,佳木斯市紅旗街道社工站的社工石銳和王海佳再次敲響了北焦化社區居民劉阿姨家的門。門打開,劉阿姨對這兩位社工熱情相迎。
『來來來,孩子,這大冷的天快到屋裡來,阿姨給你們倒好了熱水,趕快喝點水,緩和緩和身子。』劉阿姨熱情招呼著石銳和王海佳。看著劉阿姨臉上的笑容,石銳和王海佳心裡敞亮多了。『老人家一開始不接受我們,門都不給我們開。』石銳說。
為了精准服務轄區居民,前不久社工站的社工石銳和王海佳主動找社區網格員了解居民情況。得知社區居民68歲的劉阿姨生活負擔重,內心壓力很大。劉阿姨兒子患有腦癱,生活不能自理,言語又含糊不清,40多年來一直由劉阿姨與愛人看護。近年來,她愛人又患上糖尿病綜合征和心髒瓣膜脫落,喘氣困難,不能正常行走,長期臥床,又無法做心髒手術,只能靠藥物維持。劉阿姨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僅夠維持三口人日常生活和服用藥物,生活重擔壓在劉阿姨身上,導致她嚴重失眠,頭發全部脫落,每天必須靠安眠藥維持睡眠。
石銳和王海佳決定到劉阿姨家,更詳細了解一下情況。沒想到第一次上門,劉阿姨連門都沒給開,直接拒絕了她倆的幫助。兩人找到了北焦化社區主任。了解情況後,社區主任帶著石銳和王海佳再次登門,這一次終於敲開了劉阿姨的門。
石銳和王海佳與劉阿姨接觸後,知道她是一個剛強且不願意麻煩別人的老人,兩人明白要想讓劉阿姨敞開心扉,必須讓劉阿姨信任和接納兩人。『我們隔三岔五便往劉阿姨家裡跑,幫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劉阿姨真真切切感受到關愛。』王海佳說。
劉阿姨在家要照顧兩位病人,一般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很少出門,這導致她與外界接觸越來越少。為讓劉阿姨安心出門,兩人主動提出幫忙照顧家中的病人。
劉阿姨和愛人都是退休工人,每年要進行認證,王海佳主動為劉阿姨下載相關軟件,在手機上進行掃臉認證,免去了劉阿姨和愛人出門認證的煩惱。『感到這兩名社工真是真心實意幫我和我的家。』劉阿姨漸漸信任了兩人。
為舒緩劉阿姨焦慮的情緒,石銳采用呼吸放松及肌肉放松方法,讓劉阿姨疲勞的身心獲得舒展。用人生回顧療法,使其回憶到和老伴從自由戀愛到現在相伴47年互相扶持的感情,及陪伴兒子成長的歡樂。
寒冬時節,石銳采用音樂放松療法,幫助劉阿姨舒緩壓力,調整情緒。王海佳還為劉阿姨煮好紅棗玫瑰花茶。音樂療法完畢,劉阿姨喝下紅棗玫瑰花茶說:『感覺身體暖和多了,心情也好起來了,晚上一定能睡個好覺。』
為讓劉阿姨保重身體,石銳和王海佳又教劉阿姨做八段錦養生操,並叮囑劉阿姨,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她們還為劉阿姨寫下了祛寒養生方。
劉阿姨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家裡的氣氛也活躍了。就這樣,社工石銳和王海佳經歷了從最初的不讓進門,到站在門口對話,再到可以進屋,最後劉阿姨准備好拖鞋、熱水和小零食等待她們的到來。在社工一點一滴努力下,劉阿姨變得陽光了,也喜歡與人聊天了。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她還會參加社工站舉行的小組活動,不但與組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
前些日子,佳木斯市核酸檢測,劉阿姨主動擔當作為,充當志願者,衝在抗疫第一線。她提前上門為居民發放登記卡,現場為居民測溫,不但保障了核酸檢測的有序進行,還為社區居民樹立了榜樣。
『社工幫助我快樂生活,還關心我的家庭,我一定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劉阿姨由衷地說。
眼下,紅旗街道社工站的社工除了關愛老年人,為老人提供特色化服務,還為老年人辦實事、解難題,實實在在將暖心服務送到家門口,並積極關愛留守兒童,讓孩子認識自我,悅納自己,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共建生態社會新世界:不讓任何人掉隊。』紅旗街道的社工用自己的真心踐行今年世界社會工作日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