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千秋偉業再啟新航。
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部署推動和率先垂范下,黨史學習教育,這場特殊而重要的黨內集中教育,在全黨上下激蕩,在神州大地回響。
一年來,大慶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在省委第二巡回指導組的精心指導下,以『當好標杆旗幟』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任務,推動『學黨史』與『悟思想』融會貫通、『辦實事』與『開新局』同向發力,持續煥發創業熱情、激發攻堅斗志,不斷開創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負重奮進、跨越趕超的強大精神力量,凝聚起建設『三個城市』的澎湃動力。
堅持『實』字當頭,確保高質高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猶如出征的號令,拉開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大幕。
第一時間召開動員部署大會,第一時間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制定實施方案……黨史學習教育在百湖大地全面展開。大慶市制定印發了《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關於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方案》等指導性文件30餘個,明晰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不斷提昇黨史學習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組建10個巡回指導組,通過實地檢查、隨機抽查、調研訪談、巡聽旁聽、視頻調度等方式,對全市89家單位開展多輪次巡回指導,把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選樹典型結合起來,及時掌握動態、引正糾偏、推廣經驗,以真督實導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高標准高質量開展。
堅持『學』字為先,注重入腦入心
『要深刻認識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近日,林甸縣東北社區黨工委書記劉麗霞通過自身感悟理解,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宣講和解讀,為社區居民們進行思想『補鈣』、理論『充電』。
這一熱火朝天的學習景象,正是黨史學習教育在大慶市廣泛開展的生動縮影。
大慶市堅持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9·26』賀信精神結合起來,組織開展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12次,各縣區舉辦讀書班180餘期,各級領導乾部深入分管部門、所在支部和聯系村黨支部講專題黨課,以『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的實際行動為全市黨員乾部樹標杆、作示范。市委宣講團深入縣區和市直機關開展專題宣講53場次,指導基層組建宣講小分隊100餘支,開展『面對面、互動化』宣講1700餘場次、受眾近20萬人次。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宣傳陣地,組織基層宣講骨乾錄制宣講視頻、『微黨課』,有效擴大宣講的覆蓋面和輻射力。
堅持『新』字貫穿,體現特質特色
高新區新華社區開展『學習黨史齊唱紅歌』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群眾共同回憶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肇源縣通過『黨史微課』、聽取專家講座、講專題黨課等方法增強學習效果;團市委組織全市各級團組織、少先隊組織精心制作了『建黨100周年』主題『團』、『隊』課,在『青春大慶』公眾號連續發布……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大慶市注重因地制宜、體現鮮明特色,不斷創新載體方式,推動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
截至目前,全媒體累計推出黨史學習教育稿件3.8萬餘篇次,新媒體相關點擊量突破2700萬,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播發大慶市黨史學習教育相關稿件260餘篇。面向社會公示全市26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3個國防教育基地和18個紅色教育展館名稱、地址、開放時間,因地制宜設計『聽、看、講、議、訪』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累計接待乾部群眾近100萬人次;編撰《中國共產黨大慶歷史簡明讀本》《大慶石油會戰簡明讀本》,拍攝專題片《鐵人王進喜》,創排音樂劇《鐵人在非洲》,推出《薪火》系列黨員教育片,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典型庫,培育和選樹真學深學典型、辦實事典型、開拓發展新局典型300餘個。
堅持『細』字用功,推動走深走實
『以前我們喝的都是小井裡的水,現在回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清亮的「放心水」,這心裡別提多敞亮了……』從最初的轆轤井,到現在的『放心水』,肇源縣頭臺鎮北興村村民崔文明每每說起自家飲水的變化,都是滿臉帶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慶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全力解決好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走流程3271次,開展調研2454次,發現解決問題3400餘個。組織全市775個村、社區新班子開展『開門一件事』活動和換屆『回頭看』工作,走訪居民38萬戶,為民代辦事項5.8萬件。全市191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在2021年12月15日前全部辦結。動員1120個基層黨組織、1.6萬名黨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選派747名市級單位在職黨員乾部、2359名縣(區)單位黨員乾部對接包保社區綜合網格,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30餘萬人次。特別是以籌辦全省第五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著眼解決『基礎設施短板、歷史遺留問題、民生工作欠賬』,啟動實施世紀大道綜合改造等20個市政建設項目,全面提昇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堅持『乾』字發力,務求見行見效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肩負重大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的大慶,如何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把黨史學習教育中激發出的乾事創業精氣神,轉化為百湖兒女砥礪奮進的磅礡之力。
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謀劃布局數字經濟、生物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有效應對要素保障受限、突發疫情影響等壓力挑戰,全市經濟實現『大幅度提速、突破性增長』、增速2014年以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穩油增氣創出高水平、頁岩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戰略突破,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較快增長,糧食產量實現『23連豐』、農業綜合效益不斷提高,成功應對多輪關聯疫情、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
風勁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從百年黨史中厚植為民情懷,汲取奮進力量,大慶信心滿滿、步履鏗鏘: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埋頭苦乾、真抓實乾的強大動力,凝心聚力加快建設『三個城市』,奮力譜寫『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