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的三月乍暖還寒,半江水流半冰封,黑龍江省是環境資源大省,黑龍江法院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積極構建環境資源審判專門體系,探索完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措施,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為建設大美龍江司法護航,答好美麗生態新答卷。
早著手
不斷完善專門審判體系

『人勤春來早』,進入3月,黑龍江高院統籌指導各地市有條件的法院在重點區域、流域『按需』設立環資專門審判機構,組建專門化審判隊伍,推進環境資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歸口審理。
3月25日,北安市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3月12日組建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工作情況。目前,該審判團隊已與北安生態環境局對接座談,規劃相關工作,下一步還將與公安、檢察、稅務、自然資源等部門做好工作銜接。


也是在3月25日,海林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旅游巡回法庭掛牌成立,負責審理轄區內環資刑事、民事、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助力海林市保護『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是打造環資審判『牡丹江樣板』的又一新舉措。
重聯動
同向發力助力生態保護

3月21日,第三十屆『世界水日』前一天,也是牡丹江市聯合加強河湖管理領域執法協同聯動意見出臺一周年之際,牡丹江市河湖長制辦公室、市水務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強化河湖長制,依法保護水資源』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該市創新推行『河湖長+檢察長+審判長』管理機制、依法保護水資源工作開展情況。據發布會介紹,2019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審結各類環境資源類案件1920件,為河湖管理長效常治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在美麗的大興安嶺,呼瑪縣人民法院與農業農村局、林業和草原局、生態環境局等9個部門組成環境資源保護共同體。3月24日,共同體聯席會議在呼瑪縣人民法院召開,法院介紹了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全面強化環境資源司法審判的總體部署、具體措施,與成員單位共商《呼瑪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呼瑪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保護聯動協作機制實施方案》。

其他市地法院也在推動生態環境司法、執法、綜合治理職能有效銜接上推出多樣舉措,為龍江生態文明建設擔當作為,更好地推動環境治理、生態保護。
樹品牌
因地制宜突出環資審判特色

3月12日,南瓮河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掛牌成立。
位於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境內的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北最大的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區。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人民法院推動在自然保護區內成立司法保護基地,是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思路和方式,針對嫩江源景區和南瓮河自然保護區環保需求打造的生態司法『名片』,是因地制宜打造生態修復品牌的一次有益探索,為黑龍江省生態修復方式多樣化實踐提供了『松嶺法院樣本』。
廣宣傳
提昇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3月22日—28日是第35屆『中國水周』,全省各地法院通過線上線下雙層聯動,開展了多角度、全方位、豐富多彩的環境資源司法宣傳活動。牡丹江市6個基層法院深入街道、社區、廣場、車站、村屯、學校等場所,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折頁,舉辦普法講座,現場答疑,還深入企業以案釋法,針對企業環境污染防范問題現場提出建議。
黑龍江法院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持之以恆的堅守,守正創新、踔厲篤行,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參與綜合治理中尋求共治聯動。用法治力量守護黑土、白雲、青山、碧水、冰雪、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