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提問:
在我省生物產業中,哪些領域有利於企業深耕發展?
政策原文:
《黑龍江省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若乾政策措施》:培育引進市場主體;支持總部經濟和產業鏈招商;支持域內企業擴大規模;支持重點產業項目建設。
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與利用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丕奇回答:
立足我省生物經濟發展基礎和優勢,應以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等產業基礎較好的領域為重點,加快發展生物能源、生物環保,培育發展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等。
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一是承接省外產能。推動承接江蘇、山東等省高端生物醫藥制造產能,釋放我省過剩產能,在交流、合作、引進孵化中育成新的產業龍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二是強化產業布局。以哈爾濱為中心整合科技力量,重點推進中醫藥、仿制藥、生物創新藥、乾細胞、基因工程藥、醫療檢測大數據等;分區域推進特色中草藥、中成藥、化學藥發展。三是提高科技含量。挖掘寒地特色中藥材、經典名方,打特色牌、走特色路;開展創新藥、乾細胞、基因藥物、微生物藥、生命遺傳、靶向藥物等研發。
圍繞生物制造產業發展,一是建設核心菌種創新平臺。組建氨基酸、食用菌等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發展?制劑、材料與化學品、益生菌、生物醫藥等領域核心菌種創新平臺,從源頭上逐步改變我省生物制造原料基地現狀。二是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布局。以齊齊哈爾、綏化、七臺河等帶動玉米氨基酸產業;以牡丹江帶動黑木耳等食用菌乾品產業,以哈爾濱為支橕發展草腐食用菌鮮品,並建成全鏈條核心區,同步發展生物基材料、?制劑等相關產業。三是推動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以工業模式推進產業發展,發展食用菌、馬鈴薯、玉米、大豆等工業級精深加工。
圍繞生物農業發展,一是促進產業差異化。按照『一極、二區、一帶』的整體布局,發展育種和育苗、廢棄生物質材料再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產業,促進形成農業循環經濟模式。二是強化生物育種。整合現有資源實現強強聯合,建立流水線式育種體系,在效率、資源和技術手段等方面促進全面提昇。三是加強黑土地保護。落實『三減』,推廣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