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進北大荒集團,體驗數字農業魅力 無人農場的春天
2022-04-20 14:0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文竹 王帥 劉加海 姜斌 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應用無人機噴施底肥。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農場的春天是生動的。而憑著實力『搶鏡』的無人農場更是播下了春天的新希望。『高大上』、科技感,無人農場魅力在哪?它是如何呈現『智慧農田』?走向現實的無人農場正在北大荒驚艷亮相。

  從一粒種子到一株秧苗的變化

  什麼是工廠化育秧?今天就帶你領略無人農場的春天,一粒種子到一株秧苗的變化。走進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智能化疊盤暗室育秧工廠,看看全國領先的智能化疊盤暗室水稻育秧新模式。粒粒種子先『泡澡』後『洗澡』,通過溫湯浸種物理消毒和雙氧清洗化學殺菌,既省去了傳統的種子包衣環節,又不需借助農藥降低發病率。從源頭上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節約了生產成本,提昇了稻米品質,在第一個環節就保證了綠色、生態、安全、健康。

  七星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振宇說:『整個智能化疊盤暗室工廠車間,全由智能化的「端腦」串聯,自動調控。』

  洗完澡的種子『躺』進自動化生產線,離心甩乾、裝底土、澆水、播種、覆土……

  育秧盤成型進入自動調控溫濕度的暗室車間,經過48?72小時達到立針狀態,眨眼間就變成了智能化超級大棚內的翠綠秧苗。

  在建三江,現代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儲、銷、服全過程中,智能化、精准化、數字化的大數據、雲計算、AI等數字技術無處不在。

  從農民到無人農機的主角轉換

  一臺臺形態各異的農機在田間或是『伸展雙臂』,或是『扭動腰肢』,或是行走自如。空中飛的、地下走的農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駕駛艙內空無一人。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的春耕現場,融合了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無人化農機,在田間上演了一場『科幻大片』。

  17日8時,天氣晴,陽光足。

  『之前沒敢想過,這能行麼?不用人,就能把地耙出來?』

  在開車去往無人農場展示會的路上,北大荒集團寶泉嶺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王德華滿腦子都是——『這能行麼?!』

  46歲的他種了二十多年地。為了看這次現場演示他提前1小時就出門了。

  『真有點懷疑,之前聽過無人農場,但沒親眼見過。』

  看完無人農機的展示後,他摸摸腦袋,嘿嘿笑著說:『還真行!連個人都沒有,到頭了還會自己拐彎!』

  『新鮮!』是王德華和種植戶朋友對這場展示最大的感受。

  『以前是膠輪車打漿,需要僱司機,而且有車轍,沒那麼平。後來下插秧機,卡在車轍裡,容易「打誤」。今天看這個無人農機是履帶式的,對土地破壞小,地面平整,對下一步下插秧有好處。』

  王德華的感覺除了無人化農機乾活質量高,還有省人、省時。

  『最直接的,司機不用僱了,一天至少省300元。還有就是,這「智能農機」不偷懶。』

  『以前整地,得看著司機操作,看看深淺是不是統一、平不平整。現在,真是,就在一邊兒看!想乾點啥,乾點啥。』

  在雙峰山管理區水田裡,無人駕駛農機正進行水田打漿作業,三臺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均勻噴施底肥;在嶺瓜鄉管理區旱田播種現場,兩臺世界先進的播種機、分層施肥機、風幕噴藥機和無人鎮壓機正開展聯合作業,各種先進農機『各顯神通』,對旱田播種進行全過程展示。

  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農業生產部部長錢英明說:『我們今年將加快推進無人農場建設,改裝無人化農機,通過無人化精准作業,能實現生產效率更高、質量更好。』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以『智能化替代機械化』為發展方向,農機作業中廣泛應用了衛星導航技術、衛星平地技術、智能變量噴霧技術、可變量側深施肥技術、航化作業技術、收割機自動測產技術等,積極開展智慧農場作業試點建設,目前已經設無人化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6個。

  北大荒集團計劃到2025年,在衛星導航、智能控制、自動監測和精准變量施肥施藥、無人駕駛等10項智能農機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全面實現數字農服平臺在農機應用領域全覆蓋,無人化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擴大到12個。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