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記者 王亮 劉嘉)『龍墾3092大豆實收測產302.24公斤,創第四積溫帶畝產新高』『極早熟玉米品種新星——墾沃6339、科沃931廣受農民歡迎』……近年來,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持續提昇自身的研發創新能力和水平,自主建立種質資源科學中心,為農業『芯片』植入深深的龍江印記。
自主創新研發達到國際水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和進出口業務於一體的企業,墾豐種業堅持以自主創新支橕企業長遠發展的基本原則,投資近4億元建設企業自有研發中心,建成種質資源庫、種子處理及檢驗檢測、分子輔助育種、基因技術等實驗室,配備高通量分子設備等世界一流的儀器設備。研發基礎條件達到國際種業巨頭標准。

『墾豐種業每年生物育種研發投入都在銷售額的5%以上。』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大豆研究院院長胡喜平向記者介紹,以大豆為例,團隊選育出了廣適應性、高產、稈強、商品性好的大豆新品種龍墾3092,在建設農場連續三年畝產量都超過290公斤,2021年更是達到304公斤,創造了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新高。
種質資源庫助力種源『卡脖子』技術公關
墾豐種業在2016年建成面積1000平方米、庫存容量達40萬份的種質資源庫,目前一期工程已入庫保存各類種質資源9萬餘份。

胡喜平告訴記者,他曾在2021年初就表示要培育產量更好、適應性更強的大豆品種上取得突破,信心就是來自墾豐種質資源庫。
同時,墾豐種業借鑒國際種業先進育種模式,構建起由首席科學家負責,團隊成員分工協作,流水線程序化運行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實現了資源、技術、信息的共享共用,大大提高了育種效率。
轉型中突破貢獻科技力量
2021年隨著北大荒墾豐(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轉型,墾豐種業的水稻育種及推廣有了全新的突破。墾豐水稻科技公司作為墾豐種業旗下水稻新品種選育及推廣一體化的現代化種子企業,歷經9年發展,育成水稻新品種20餘個。

據了解,墾豐種業水稻品種適應區域覆蓋黑龍江省第二、三、四積溫帶,包括糯稻、長粒香稻、長粒優質水稻、圓粒優質水稻、高產優質水稻等。其中,以長粒香稻龍墾2021、高抗倒伏圓粒高產水稻龍墾290、圓粒高產水稻龍墾2002、龍墾2037、糯稻龍墾2014、龍墾2020為代表。
七星農場四區種植戶王桂花表示,她去年種了400畝地龍墾2021,平均畝產1357斤,出米率能達到70%。長粒香型優質稻種,她最看好就是龍墾2021。
種植戶的認可,對於一個品種推廣來說,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見微知著,一粒種子的背後,是眾多龍江農業科研工作者在背後默默的付出,他們為祖國大地豐收、農民豐收,貢獻著龍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