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岡縣機械化收割場景。

安達畜牧業標准化養殖。

全景綏化。

亞麻紡織企業金達集團。

航拍綏化。

鄉村裡的荷花田。

海倫市海北鎮西安村生態旅游村公園一角。

綏化人享受環境的愜意。

秋收稻田。本版圖片均由綏化市委宣傳部提供
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綏化,因農而立、因農而興。
綏化是農業大市,農牧資源富集,寒地黑土物產豐富,處於松遼流域黑土帶的核心區,有『兩山一水七分田』之稱。現有耕地面積2845萬畝,糧食產量保持在220億斤以上,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綏化貢獻。同時,綏化既是『農業大市』,又是『工業新軍』,更是『方興之城』。
近年來,綏化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以工業化思維抓農業、以一體化思維抓產業、以人本化思維抓城市建設,厚植『五個優勢』、賦能『三篇文章』、加快『三個提昇』,激情奮斗『十四五』,砥礪奮進新征程,奮力譜寫綏化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綏化各級黨組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乾部群眾,奮力走好綏化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路子,到『十三五』期末,綏化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50億元,穩居全省第四位,比2010年翻了一番。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6%。城鎮提前5年、農村提前3年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並有效推動以『農業經濟』為主向『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城市經濟』齊頭並進轉變,為奮斗『十四五』、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綏化力量。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農業經濟是綏化振興發展的基礎。
綏化厚植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基礎優勢,以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提昇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爭當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實現農業經濟穩步發展,為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龍江糧』、為中國餐桌擺上更優質『龍江菜』作出應有貢獻。
2021年,綏化糧食生產突破230億斤,實現『十八連豐』,生豬出欄量、高標准農田建設規模、綠色食品綜合評價系數穩居全省第一,『寒地黑土』品牌價值大幅提昇。綏化也完成了從單一農業生產經營,到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歷史性跨越,成為了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領跑者。同時,綏化10個縣(市、區)全部進入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行列,綏化也成為國家糧食高產創建整市整建制推進試點市、國家級糧食生產先進市。『五谷雜糧下江南』、農民豐收節、鮮食玉米節等活動,讓綏化『寒地黑土』品牌享譽大江南北,品牌價值持續提昇。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離不開現代農業體系的建設和深化農村改革。綏化創新現代農業體系,通過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初級農產品保障能力、綠色有機食品供應能力,打好大豆、水稻種業翻身仗。抓住被確定為整市推進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市之機,創新昇級『托管+產業』模式,支持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土地托管經營。實施千億級『寒地黑土』品牌計劃,推動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深度融合,實現一產接『二』連『三』。
同時,綏化緊盯農產品加工增值率,鎖定產業方向和招商靶向,加快推進農產品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高端制造業昇級,依托綠色優質農產品優勢,打造高品質『中央廚房』,在食藥同源等高端食品供應上搶佔更大市場,全力鞏固提昇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主導產業,並通過打造產業鏈、提昇價值鏈、打通供應鏈,促進三鏈疊加,做強『工尾』和『食尾』,實現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第一支柱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06戶,其中有10戶進入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產業建設轉型昇級
4月7日上午,綏化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和成生物發酵產業園舉行。本次綏化市共開工重點項目182個,其中省級重點項目32個,市級重點項目150個。
此次綏化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既是擴投資、穩增長的再發力,也是謀項目、抓招商的再部署,更是提士氣、鼓乾勁的再動員。
綏化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進一步加大招引項目的力度,努力形成『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達產一批、增資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進一步加大儲備項目的力度,以更多的好項目推動經濟的快發展。進一步加大建設項目的力度,緊緊抓住黃金施工期,全面提高建設速度和建設質量。進一步加大服務項目的力度,堅持政府主體責任不放松,各鏈長、各專班、各駐企秘書、各部門跟進服務、協同推進,為項目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據悉,綏化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市上下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經濟工作項目化』理念,主動作為、跳起摸高,精准發力、持續用力,堅定不移用項目建設引領和支橕高質量發展。緊盯市場導向、政策導向謀劃生成項目,緊盯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精准招商引資。錨定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的任務目標,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努力實現政府、企業、公眾多贏共贏。精准抓實『四個體系』,形成工作落實閉環。全市上下以這次項目集中開工為契機,進一步掀起全面聚焦項目、全員奮戰項目、全力攻堅項目、全心服務項目的新熱潮,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綏化貢獻。
綏化工業從農業產業化起步,以農區工業化蓄勢,推動『糧頭食尾』『農頭工尾』。
多年來,綏化堅持用資源換產業、以產業促發展,全力擴張工業經濟總量,努力提高二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工業經濟支橕能力和綜合貢獻率,加快提昇工業經濟量級,促進產業建設轉型昇級,推動『工業小市』向『工業立市』轉變。
工業不振興、經濟難振興,高質量發展更無從談起。2021年末,綏化以食品工業為重點的規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達到525億元,佔全部規上工業的67.9%,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9.7%。玉米年加工能力、產品層次和產業集群全國領先。先後建成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9個省級開發區,入駐企業2096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100億元。綠色有機農產品、食品加工制造、醫藥化工、現代物流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穩固,漢麻紡織、機械電子、新能源、環保再生、文化旅游和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綏化通過建立全市推動工業經濟發展專班,嚴格落實『網格化』包保工作機制,緊盯重點縣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逐月、逐季調度,實現了全市規上工業經濟高位運行、重點縣市支橕明顯、重點行業逐漸向好、重點企業生產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截至3月末,全市404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高於全國增速10.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增速8.8個百分點,在全省13個市(地)中位列第3位。醫藥、林木、石化、裝備、紡織、冶金、建材、食品,增速分別為83.4%、78.6%、73.1%、62.1%、58.5%、26.5%、24.8%、7.8%。在強化服務、助企紓困方面,綏化建立了市級領導包聯企業機制,29位領導包聯174個企業(項目),13戶企業列入了2022年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名錄,現已完成公示。並成立工作專班,落實惠企政策。截至2月末,全市稅務系統為6974戶納稅人、繳費人辦理減免及退稅679萬元。
目前,綏化累計建設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11個,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超『十三五』前歷年總和。五年來,新增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11戶。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成為第一支柱產業,玉米加工能力水平居全國地級市前列。電子商務交易額、網絡零售額實現翻番。地方稅收、社保基金等收入達到505.1億元,年均增長10.9%,2021年突破110億元。五年累計減稅降費150多億元。
靠『譜』招商聚焦用力
近年來,綏化深入研究產業鏈上下游關系,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延長鏈條,通過編制產業鏈『圖譜』和供應鏈『家譜』,靠『譜』招商,統籌布局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通過重大產業項目攻堅行動,努力形成『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達產一批、增資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以更多的好項目推動經濟的快發展。
抓項目重點是抓招商。在精准招商、理性選企上,綏化圍繞比較優勢、產業基礎、新經濟發展方向,盯緊行業領軍、產業龍頭、知名企業的投資動向,開展『招商之冬』等活動,研究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提高招商引資有效性。大力推動現有企業提質增效,支持企業裂變、產業合作和技改昇級,打造一批行業領軍、產業龍頭企業。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實施『開發區昇級』行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園區。樹立『畝均效益』導向,開展『節地增效』行動,加快撂荒項目、閑置資產『盤活出清』『騰籠換鳥』。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
今年,綏化修訂綠色食品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精細化工、通航產業等優勢產業家譜和圖譜,並將生物基材料、?制劑、乳酸鏈球菌素、維生素K2等生物經濟項目,5G+工業互聯網、5G+智慧農業示范園等數字經濟項目列入重點招商項目。截至目前,綏化市新簽約內資項目100個,合同資金309.6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77%。其中,簽約5億元以上內資大項目20個,完成全年任務的71%。特別是玉米生物經濟每年引進投資50億元左右,完成投資30億元左右,每年新增產值100億元,已成為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主力軍。一季度全市新簽約6個玉米生物經濟項目,合同資金34.5億元。此外,新簽約生物農業項目8個,合同資金8.55億元;新簽約生物醫藥項目3個,合同資金3.3億元。
全市共儲備重點項目428個,總投資604.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7.8億元。其中,省級重點項目43個,總投資2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7億元;市級重點項目244個,總投資33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2.6億元;縣級重點項目141個,總投資4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5億元。截至4月7日,全市『開春即開工』項目182個,總投資34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2.1億元。
延長鏈條聚群發展
『沒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離開綏化』,這是綏化市玉米精深加工的宣傳語。
在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玉米深加工,輔?Q10等產品將有效拉長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條。
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是綏化『八大產業鏈』的優勢產業鏈之一。今年,綏化秉承『立足實際,可階段性調整產業鏈』的工作要求,經過認真梳理,最終確定全力打造玉米生物發酵、石化醫藥、生鮮乳肉深加工三大優勢產業鏈,重點培育大豆、現代物流、電子儀表三大基礎產業鏈,積極搶抓麻業、數字經濟兩大先機產業鏈,確定在『八大產業』上實施鏈長制推進。
各產業鏈按照『政府指導、市場主導、頂層設計、多元賦能、企業主體、龍頭帶動、多方參與、抱團發展』的總體建設思路,構建『鏈長+鏈師+鏈主+鏈員』的工作推進體系,實現全鏈協同、多鏈融合、同頻共振、共建共贏,打好產業鏈轉型昇級的攻堅戰。同時,各產業鏈依據產業特點,制定『特色產業鏈+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人纔資本化+政策工具』五位一體,以及『供應鏈+金融鏈+技術鏈+人纔鏈+服務鏈』的五鏈有機融合,覆蓋產業鏈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小微企業的綜合服務方案,提昇產業鏈綜合服務質效。
『八大產業鏈』今年共開展招商活動40餘次,已有27個項目簽約或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截至目前,各產業鏈新建、續建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總投資143.3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後,玉米生物發酵、生鮮乳肉深加工、石化醫藥、電子儀表、麻業等產業鏈在延鏈、補鏈、強鏈上有了新的突破。
距離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遠,黑龍江昊天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人頭攢動。兩家企業在產業鏈上相互匹配,昊天的產品直接通過管線傳輸到新和成生產車間,成為下一級產品原料,共同構成一條以玉米精深加工為核心的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
綏化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年產量達到了800萬噸,為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建設提供了資源優勢,從玉米到酒精、淀粉、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產品,綏化圍繞玉米精深加工向下游延伸產業鏈條,圍繞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在玉米深加工項目建設上不斷發力,深度開發『原字號』。
據悉,今年省級重點項目肇東中糧生化乙醇產業鏈昇級改造項目、海倫纖維素燃料乙醇示范項目、青岡龍鳳玉米赤蘚糖醇制造項目、京糧集團L乳酸加工項目、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等多個項目被列入首批開復工重點項目,總投資41.8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9億元,項目投產後,將有效拉長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條。同時,綏化將在現有淀粉、氨基酸、輔?Q10、維生素C等產品基礎上,圍繞資源和產業既有優勢,主動與國內行業頭部企業對接,重點向有機酸、多元醇、高端保健品、高端營養品等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昇級。到2022年末,預計全市玉米深加工規模以上企業產值達到285億元以上。
『人纔興綏』深入實施
人纔資源是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第一資源。處於振興發展攻堅期的綏化更加渴求人纔。
近年來,綏化緊緊圍繞中央、省市委關於人纔工作的重要部署,聚焦全市產業發展布局和高質量發展對高層次人纔的迫切需要,持續加大人纔引進力度,加速高精尖缺人纔集聚,在引育用留全鏈條全環節上下功夫,人纔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纔支橕和智力保障。近三年,累計引進人纔7261人,超過前10年總和,全市各類人纔總量達到30.23萬人。
『人纔興綏』是綏化新時代人纔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綏化市通過持續強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園區、論壇峰會』平臺支橕,推動『人纔政策、人纔計劃、人纔工程、人纔行動』提檔昇級,完善『目標體系、任務體系、責任體系、考核體系』工作機制,構建人纔興綏戰略『四梁八柱』。建立資金池、政策池、編制池,探索項目引纔、柔性引纔等新模式,實施領導帶頭進校園和黑土優纔、綏纔回流等計劃,高質量推動人纔『引育留用』,引導各類人纔把人生論文寫在綏化振興發展征程中,把汗水灑在承載夢想的綏化熱土上。
同時,綏化出臺引纔政策『金十條』。在引人上計劃拿出3000萬元以上資金,400個事業周轉編,引進畢業生4000名;在留人上,制定出臺專科以上給予工資補貼、本科以上給予公寓支持、購房補貼、企業人纔給予事業編制保障、創業研發人員給予場地資金支持等辦法;在育人上,全年滾動開展建築產業工人培訓,依托職教中心,培訓農民工3000人。在用人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再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以上,建設好2個省級高新區。近日,綏化市委組織部通過『就業有我·助你前行』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公益直播間,宣傳推介引纔政策『金十條』,活動直播共7萬餘人收看,53家企業線上招聘2995人,收到應聘簡歷1000餘份。
金融創新不斷強化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的血脈,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綏化市通過整合金融資源,進一步提昇金融服務效能,全力推進『政金企』深度合作。今年,截至3月末,全市銀行機構共對接企業2860家次,累計放款85.09億元,對接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8592家次,累計放款38.65億元。全市存款餘額2458.6億元,同比增長12%。貸款餘額1339.9億元,同比增長2.3%。
同時,綏化積極落實國家和省各項扶持政策,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全力幫助企業爭取各項政策資金支持,加大企業培訓力度,促進企業發展壯大。2021年,共為北林象嶼、肇東伊利、經開區昊天等128戶企業爭取企業入規、流貸貼息、數字化車間、技術改造、首臺套認定、技術中心認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獎勵資金共計1.4億元。為青岡賽美食品、海倫利民節能鍋爐、北林聖雅包裝等14戶企業發放周轉金21筆,共計2.066億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重點企業上市,綏化還成立了上市企業推進工作專班,加快重點企業上市進程。目前,全市共培育重點上市後備企業22家,16家納入省『後備庫』,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戶,專精特新企業11戶,生物醫藥企業5戶,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企業10戶。大莊園肉業已取得證監會受理函,在證監會官網公布的上交所108戶在審企業中排名第51位,實際排名第42位;天有為電子已完成股改,計劃9月底向證監會遞交申請。
民生福祉持續提昇
知民生冷暖,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懮,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近年來,綏化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強化對困難群體的救助措施,做好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全面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纔、勞動關系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據介紹,綏化市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5%以上,民生福祉持續提昇。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低於全省平均水平;養老、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逐年提高;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原生態保衛戰,『十三五』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如期完成;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於GDP增速;就業局勢保持穩定,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昇;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長足進步;有力解決退役軍人歷史遺留問題;中心城區累計投入6.2億元,推進城市『雙修』『百園』建設,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綠地廣場,拆除違建滯遷300餘處;『四好農村路』創建全省領先,農村安全飲水、垃圾收集轉運實現全覆蓋。
同時,綏化切實加強城鎮老舊小區、道路、巷路、供水設施和城鎮棚戶區改造。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項目159個,465棟樓、216.8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901戶,改造供熱老舊管網139.26公裡,新建市政供水管網9公裡,改造市政供水管網10公裡。各地正在進行立項、設計、招標等開工前期工作。
奮進『十四五』,綏化市將按照省委『六個強省』『十個新突破』的決策部署,堅持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全面提高農村經濟整體質量,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堅持一體化思維抓產業,用資源換產業,用產業換效益,實現『工業小市』向『工業大市』轉變;堅持人本化思維抓城市建設和管理,統籌考慮和全力做好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社會治理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推動以『農業經濟』為主向『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城市經濟』齊頭並進轉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綏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