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千餘重點項目全面動工。新華社發

信息技術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進行生產作業。新華社發

紮龍濕地觀鶴。本報資料片
編者按: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我們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教振興、農業振興、產業振興、區域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民生振興、人纔振興,以振興計劃為引領、以專項行動為支橕、以政策措施為保障、以落實機制為抓手,奮力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路子,重塑競爭新優勢、不斷開創新局面。』本報對黨代會報告中的『振興計劃』及系列『工程』和『行動』進行梳理摘編,報告中沒有詳解的『工程』部分,本報記者采訪相關部門進行了解讀,供廣大黨員乾部群眾學習領會。
振興計劃
1 科教振興計劃
堅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實施科教振興計劃,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切實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 現代農業振興計劃
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推進規模化、數字化、現代化大農業發展。
3 產業振興計劃
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持續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實施產業振興計劃,著力解決產業結構偏重問題,形成質量引領、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4 區域振興計劃
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區域振興計劃,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動力系統。
5 生態振興計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實施生態振興計劃,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著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
6 文化振興計劃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實施文化振興計劃,為振興發展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橕。
7 民生振興計劃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解決好重點領域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
8 人纔振興計劃
堅持黨對人纔工作的全面領導,實施人纔振興計劃,著力解決人纔流失、創新人纔偏少的問題,全方位培養、引進、留住人纔,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纔要發展。
工程
1 現代種業提昇工程
種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十四五』現代種業提昇工程建設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聚焦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測試評價和良種繁育四大環節,布局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標志性工程。
2 大豆產能提昇工程
省委省政府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堅持穩糧擴豆,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不但要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總產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而且要確保擴種大豆1000萬畝以上、產量增加26億斤以上,切實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的主力軍、糧食調運調劑可靠的供應地。
3 『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
支持北大荒集團實施『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創建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以進入世界500強、與國際糧商同臺競技為基本目標,糧食綜合保障能力達到500億斤以上,農地運營面積5000萬畝以上,米、面、油、乳、肉、薯、種、通航等產業行業地位進一步提昇,倉儲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落實企業上市3家以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保障能力。
4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5 重點領域環節減排工程
紮實推進減污降碳,實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程,加快煤電節能降碳改造,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氫能,安全有序利用核能,加快建設清潔高效能源體系,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6 文藝作品質量提昇工程
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昇工程,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絡,開展全民閱讀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
7 頭雁提昇工程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實施村黨組織書記『頭雁提昇工程』,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紮實推進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計劃』、『千人行動』和乾部人纔『組團式援邊行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行動
1 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
實施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建設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創建產學研聯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放寬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兼職或離崗創辦科技創新型企業條件,完善企業孵化、成長、壯大扶持政策體系,加快科技成果高水平創造和高效率就地轉化,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量質齊昇,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奮力跑出創新引領振興發展的加速度!
2 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專項行動
實施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專項行動,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對俄歐陸路通道,貫通哈綏俄亞陸海聯運通道,加快建設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國際物流集散樞紐,構築聯通俄羅斯、面向東北亞、拓展東南亞、輻射歐美非的立體化開放體系。
3 企業振興專項行動
實施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央企帶動作用,壯大地方國有企業,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著力解決民營經濟偏弱問題,培育一批百億級民營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推進央企和地方、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協同發展,強化國防工業配套體系建設,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打造一批產業鏈『鏈主』『盟主』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4 『萬企興萬村』行動
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動墾區、林區與屬地融合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和治理能力,提昇城鎮服務功能和城鎮化率。
5 鄉村建設行動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現代化,強化鄉村規劃引領,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推進農村、農場、牧場、林場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改善抵邊一線村屯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推進移風易俗,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建設善治鄉村、文明鄉村、美麗鄉村。
6 城市更新行動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增強防災減災、應急救援能力,加速5G基站、數字平臺、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讓城鄉區域發展更協調更充分,讓龍江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
7 亮劍護綠科技賦能行動
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實施亮劍護綠、科技賦能行動,推進治水、淨氣、降噪、還綠、護田,推進清潔生產,減少污染排放,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8 『興安嶺生態銀行』行動
實施『興安嶺生態銀行』行動,加快發展寒地生物和寒地測試等產業,開展綠色低碳科技攻關,促進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鞏固提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讓低碳成為龍江振興發展最鮮明的特質,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
9 職業技能提昇行動
開展職業技能提昇行動,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鼓勵有技能人纔創業,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激勵更多高校畢業生留在龍江創新創業,讓各方面就業人員各得其所、安居樂業。
10 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行動
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行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企事業單位薪酬制度改革。逐步縮小收入差距,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龍江人民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