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一個指令,自動插秧
2022-05-10 07:3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錢璽勇 葛艷晶 韓波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插秧機在作業中。

  黑龍江日報5月10日訊 波光粼粼的稻田中,一臺臺融合物聯網技術,搭載衛星定位系統的無人駕駛插秧機緩緩行進,如同有一雙『慧眼』,自如地按預先設定規劃最優路線。所過之處,打孔、覆膜、插秧一氣呵成。蔥綠的秧苗縱橫成線,行距和苗距精准掌控。

  湛藍的天空中,一架無人機『叼』起40公斤重的秧苗兜兒,精准空運到無人駕駛插秧機上方,只需一名工作人員接住擺放。

  日前,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提前一周插秧。這裡有16000畝稻田,是延壽縣優質綠色稻米主產區。

  『今年我們對自主研發的覆膜插秧一體機進行了智能化昇級改造,借助無人機運送秧苗,標准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都提高了!』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介紹說,無人駕駛插秧又快又精准,節省土地面積,節約人力。而且,給稻田覆蓋一層可降解地膜,能提昇地溫,水稻可以早熟9~11天,為搶佔市場贏得先機。

  幾乎與此同時,遠在三江平原的農墾鴨綠河農場同樣進行著無人駕駛插秧作業。插秧機所過之處,留下一排排整齊又均勻的秧苗,放眼望去一片翠綠……『太厲害了!』種植戶王樹成體驗著田間高科技帶來的便捷。

  據介紹,無人駕駛插秧機上安裝了北斗衛星定位設備和輔助直行插秧系統,插出來的秧苗比人工駕駛的株距行距都要整齊,不傷苗、不傷根、立苗快。目前,農場共有407臺插秧機安裝了這套系統,為提昇插秧標准提供了保障。

  據了解,全省目前農機智能監測終端已達9.5萬臺,數字化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無人駕駛插秧作業場景,在省內多地不斷上演。在建三江墾區,已經誕生了無人農場。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