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踐行『大食物觀』理念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2-05-10 15:4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凝心聚力踔厲奮發再創龍江新輝煌省社科院專家學者宣傳闡釋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理論研討摘編

  踐行『大食物觀』理念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趙勤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並從『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三方面做出重點部署和具體安排,擘畫了未來五年農業現代化發展藍圖,凸顯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保障食物有效供給的使命擔當。我們要在深刻理解『大食物觀』核心要義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昇糧食安全和食物有效供給保障能力,為『國之大者』貢獻龍江力量。

  『大食物觀』是糧食安全概念的延伸與拓展

  在今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食物觀』,是指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讓人民群眾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讓『米袋子』更加安全,也讓『油瓶子』『菜籃子』『奶罐子』『果盤子』更加豐富。

  『大食物觀』是糧食安全概念的延伸與拓展,是新發展理念在糧食安全問題上的生動實踐。踐行『大食物觀』,要在保障糧食供給安全的前提下,擴大食物來源和豐富食物品種,調整優化食物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踐行『大食物觀』的基礎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踐行『大食物觀』,糧食安全是基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鞏固提昇糧食綜合產能,建設國家粳稻口糧戰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優質糧源生產基地,堅決當好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最重要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調劑可靠的『供應地』。

  加強黑土地保護。耕地是糧食安全的『本』。要深入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紅線。實施新一輪高標准農田建設,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區,大力推進種業振興,確保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踐行『大食物觀』的重點是強化農業現代化支橕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推進規模化、數字化和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提高農業『四化』水平。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准化水平。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農業基礎科學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探索以數字技術、生物技術賦能現代農業新途徑,打造全國數字農業示范區。

  做優叫響綠色有機品牌。用好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三張金字招牌,大力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產品,加快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橕、產品品牌為基礎的農業品牌體系,加強綠色有機食品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糧倉、綠色廚房。

  實施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支持北大荒集團整合各種要素資源,推動產業優化昇級,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航母,示范引領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發展,創建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提高『兩頭兩尾』產業鏈層級。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進農業產業鏈延伸融合,培育打造玉米、水稻、大豆等千億級優勢產業和中藥材、食用菌等百億級特色產業,建設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

  踐行『大食物觀』的關鍵是提昇食物有效供給能力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黃金奶牛養殖帶、林業資源豐富等優勢,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全方位拓展食物資源。要樹立大資源觀念,實現從傳統的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要以糧食為基礎,『糧經飼』統籌,推動『種養加』一體,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設施農業、冷水魚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北菜南銷生產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食物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豐富的食物供給來源。

  以創新為支橕豐富食物品種。要強化技術創新特別是生物技術創新的支橕作用,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大力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推動植物基蛋白、細胞基蛋白等生物合成食物產業發展,強化農業產業現代化技術配套,推動設施農業、植物工廠規模化發展。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不斷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強化肉蛋奶、果蔬、水產品、山特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農業和農村發展研究所)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