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以『著力建設開放龍江』 加快龍江奮進新征程
2022-05-10 16:1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凝心聚力踔厲奮發再創龍江新輝煌省社科院專家學者宣傳闡釋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理論研討摘編

  以『著力建設開放龍江』加快龍江奮進新征程

  笪志剛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的開放新定位,並聚焦『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激發振興發展動力活力』,提出了『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的高水平推進目標,新定位為龍江把握新變化,立足新格局,推動高水平開放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內涵,集聚了力量。新目標確立的開放新體系,呈現的開放新布局,謀劃的開放新領域,也為高水平開放服務龍江『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路徑。

  『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為奮進新征程添動力

  首先,報告在開放定位上聚焦改革開放,著力開放建設,釋放了未來五年龍江開放發展的『三大指向』:

  一是把握龍江改革開放的時代機遇。『改革激發動力、開放帶來活力,改革開放是龍江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成為關鍵詞,詮釋了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視野,開放發展成為龍江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契機。

  二是緊扣開放帶來發展活力的振興命題。『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標准市場體系更加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入全國一流行列,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活力明顯增強』成為突破口,釋放了以創新基點為引領,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等改革不斷突破,為高水平開放營造源頭活水,為企業參與開放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推動以高水平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三是依托開放合作新平臺構建立體化開放體系。『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建設,對俄和東北亞國際合作躍上新臺階,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成為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成為新目標,突出了『著力建設開放龍江』在提昇高水平開放能級、構築服務國家『五大安全』多元化平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報告在開放目標上聚焦新開放格局,著力新高地建設,展現了未來五年龍江高水平開放的『三大契合』:

  一是高度契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我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時代性。

  二是充分契合了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恆抓開放發展的延續性。目標體現了我省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責任擔當,謀劃新格局下高水平開放的前後呼應和持續創新。

  三是有效契合了我省搶抓新開放機遇的緊迫性。目標設計凸顯了龍江立足良好的區位條件,迎戰各種風險挑戰,搶抓新的開放契機,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使命擔當。

  『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為再創輝煌蓄實力

  報告的開放目標呈現三大變化:

  一是開放新體系內外銜接。依托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動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強化對俄歐陸路通道、哈綏俄亞陸海聯運通道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築聯通俄羅斯、面向東北亞、輻射歐美非的立體化開放體系。

  二是開放新布局井然有序。建設面向國際的高水平出口產品加工區,構建前方外貿口岸和後方生產基地互動、貿易結構與產品結構相適應的跨境產業發展新布局等,凸顯了我省重視構築貿易、生產和消費要素三位一體的開放新布局。

  三是開放新領域疊層增多。從推進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新區等制度創新發展,到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啟動實施,再到高標准規劃建設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開放領域的疊層設計凸顯了我省有序推進國內外區域布局與合作的新境界。

  創新引領的開放設計為全面振興譜華章

  報告將『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置於六大龍江建設之中,強調龍江振興發展的基點在於創新,凸顯了創新引領與開放發展對六大龍江建設的『三大支橕』地位:

  一是開放的理念貫穿未來五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報告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在推進質量、創新、開放、綠色、幸福和勤勉龍江建設中的開放與發展相互交織、相互支橕、相互促進的創新思維。

  二是現代產業和區域合作等突破反哺開放創新昇級。報告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新突破的設計;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發展等專項規劃,都凸顯了各行業各領域取得新突破反哺開放走向深入,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

  三是創新引領將是實現『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的必由之路。報告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引領深度開放對龍江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向作用,揭示了創新下的高水平開放將成為奮進新征程的風向標,彰顯了創新引領下的高水平開放將形成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必由之路的磅礡氣勢。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