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首趟『插秧專列』以來,已連續23年累計運送『插秧客』近180萬人次。林芋晨徐率攝
黑龍江日報5月12日訊『走,上三江插秧去!』10日5時,明水縣繁榮鄉自興村這個小屯就沸騰起來了。村委會門前,10名村民背著行李等待統一乘車去三江平原插秧。
『感謝張書記,是他給我們找到了掙錢的道兒,還親自送我們去三江平原打工。』村民魏振海口中的張書記就是自興村黨總支書記張百峰。
春節過後,如何讓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增收?張百峰不斷了解村民需求,通過多方聯系為村民尋求適合的務工工作。
3月2日,第一批務工的15名村民有組織去往同江市勤得利農場務工,在那裡進行水田育苗整地。工期是100天,工資總計27000元,日平均270元。為了及時了解外出務工人員的身體與思想狀況,村黨總支及時與務工人員進行電話溝通,在村裡成立愛心幫扶隊,幫助村民解決土地托管等難題,讓這些村民安心務工。
有了第一批村民的務工經驗,村裡的其他剩餘村民更是希望自己也能通過外出務工增收,一股致富路上你追我趕的良好『攀比』風氣在這個小村形成。於是,張百峰急忙聯系第二批務工工作。
『巧打春耕時間差,三江平原插秧促增收。今天我們村又有10名村民上三江平原務工,進行水稻插秧、挑苗、補苗工作,日工資為500至700元。』張百峰介紹。排在務工隊伍裡的脫貧戶張大軍也是滿臉喜悅之情,他說,要靠雙手勤勞致富,脫貧堅決不返貧。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