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惠達科技 無人農場的『賦智者』
2022-05-25 07:4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桑蕾 杜清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惠達科技的智慧農機。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者按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將質量龍江放在『六個龍江』建設之首,要在『質』的提昇中帶動『量』的快速擴張。

  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產業振興;高質量的產業振興,需要有以『小巨人』企業為代表的大量優質企業做支橕。今起,本報推出『探訪產業「小巨人」』系列報道,希望通過介紹他們的經驗和啟示,激勵帶動更多『小巨人』湧現;更希望這些『小巨人』獲得更多的關心和支持,茁壯成長,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大貢獻。

  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5月的龍江大地,春播已近尾聲,作為黑龍江惠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達科技)的工程師,忙碌了三個多月的他們也終於能歇一歇了。為了做好無人農場,惠達科技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賦能農機具,在田間地頭書寫『智慧傳奇』。作為智能探測系統、智慧農機裝備、無人機植保等賽道的領軍者,惠達科技是當之無愧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

  從物聯網到深耕大田農業

  2015年是惠達科技的一個轉折點。

  對農業產業實際耕種情況如何量化標准?如何監測?

  惠達科技敏銳發現了這個痛點。

  惠達科技董事長張宇留學美國時,感受到了中美在農業現代化程度上的差距——美國土地種植面積是中國的1.5倍,但在一線長期作業的農業人口卻只佔全美人口的2%。張宇意識到,農業是一片新興科技的藍海。

  2009年成立的惠達科技,原本潛心研究物聯網技術,當時已經可以實現農機定位。在此基礎上,惠達科技很快研發出智能探測系統。農機位置、操作手信息、合作社名稱、農機狀態全部顯示在農機管理平臺上。這個創新獲得了農業部認可,更讓惠達科技從物聯網企業走上了以數字技術為農業賦能的專業路線。

  2018年,惠達科技的新產品——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208』發布,只要把這套設備安裝在拖拉機上就能精確按預設路線自動行駛,作業精度達±2.5厘米。系統一推出就受到農民熱烈歡迎,信號好、精度高,只要安裝在拖拉機上就可以開啟24小時自動耕種模式。不但能實時顯示軌跡、面積,僅土地深松一項達到要求就能拿到國家下發的補貼。此外,農民還能省下僱傭耕作手的人工費用。『208』也成為農民口中的『種地神器』。

  讓工程師腳踩黑土地

  目前,惠達科技已經發展為擁有500人的科技創新企業。由於企業大多數員工都為研發人員,副總經理初海波將其形容為『工程師團隊』。

  為了實現規模種植,掌握一手種植信息,2019年,惠達科技成立了一個專業種植團隊,與黑龍江省農科院、石河子大學合作,種植棉花、玉米、水稻、馬鈴薯等重要農作物。自己租地種地,惠達科技的工程師一方面驗證產品解決方案,一方面探索更標准化的組織方式。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惠達科技的產品不斷昇級。2020年,智能探測系統實現通過圖像識別『算出』土地上的秸稈總量、是否已經全部還田及翻埋是否合格。自動駕駛設備昇級到『308』,智慧農機已經在黑土地紮根,在內蒙古奔馳,為新疆服務,在廣西深耕。智慧農機能種旱田蹚水田,可以適應不同地形地貌,耕種不同農作物。無人機植保考慮到不誤農時的需求,將電池改良,播撒完40公斤農藥纔需要換。此外用無人機每天可植保1000多畝大田,效率是傳統植保的3倍。

  因為惠達產品的出現,將原本需要進口且價格高昂的農機具價格拉了下來。自動導航系統原本需要從國外進口,售價高達十幾萬元,惠達科技導航系統出現後,價格已經降至2萬元,如果加上農機補貼,價格更為實惠。

  為農業裝上數字引擎

  在新疆大區工作的劉洋正和喀什一家采棉機生產企業談合作。『如果能把我們的「601」智能檢測系統與采棉機結合,就能實現采棉數據同步上傳,人們就可以在線看到所有采收數據。』

  從生產系統裝備到如今和農機主機廠合作,惠達科技的產業鏈正在延長。惠達科技的韓興宇正在無人農場進行多農機協同——在玉米大田,播種機、無人機共享一個數據,秋天時收獲機將玉米穗『吞』進的同時,運糧車在旁邊協同工作。

  實驗數據顯示,采用惠達科技的全套耕種管收設備,畝產可提昇5%,提高作業率35%,油耗降低20%,減少45%~60%的種子秧苗消耗。

  對於惠達科技來說,以數字經濟為農業賦能的夢想還需努力。初海波說,需要用數字為農業裝上現代化引擎。惠達科技的目標是建立更系統、更標准的無人化種植方案,成為大田農業解決方案的領航者。未來他們的目標是在更高效的科技產品和組織方式下,簡單作物可以人均管理3000畝,復雜作物人均管理1000畝。為此他們持續『悶頭』研發,2022年又推出了智能滴灌系統,農民可以通過手機為農作物澆水,遠程控制,方便又精准。

  以惠達科技的研發能力,完全可以在多領域開花,但他們偏偏喜歡『一根筋』。『我們就想在農業數字化的道路上「死磕」,發現需要解決的環節就去研發,專心做一個領域。』初海波的這段話或許就是惠達科技能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最根本的原因。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