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7日訊(記者 楊帆)6月7日上午,2022年全國高考語文科目考試落下帷幕。東北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哈三中高三語文組備課教師對高考語文作文進行權威解析。
貼近現實生活 厚植家國情懷
全國乙卷作文材料圍繞『北京:雙奧之城』組織信息,將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自然融入,立足當下現實,貼近學生生活。該材料充分體現高考語文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努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材料中有關新時代中國的偉大成就,既是對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也是對當下時代青年的激勵,能夠激發考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勵當代有為青年『融入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投身於新時代奮斗中,追求卓越,永不止步。

科學考察素養 突出語文能力
作文材料把考查重點放在考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上,材料分為表格和文字兩部分,表格關涉『比賽成績』『群眾體育』『科技亮點』『交通支持』『國家經濟』等方面的跨越與發展,重點考查綜合信息的能力。文字部分給出內容方向的引導,即寫作方向的提示,考查學生審讀材料的能力。整個材料可以科學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邏輯建構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等,有合理的區分度。考生可以以北京2008年與2022年兩屆奧運會的體育賽事的『跨越』為寫作的切入口,分析中國在競技體育和群眾參與等方面的進步,進而談及國家綜合國力的跨越與發展,包括科技的高度,交通的速度及競技方面的強度等,最後再緊扣有為青年融入民族復興的不懈追求和責任擔當,實現自我跨越。

巧設圖表形式 堅持守正創新
材料以表文結合的形式考查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這是一種創新的嘗試。同時,材料的文字部分從『顯示』『展示』『見證』等內容為考生提供了寫作方面的思考角度,引導學生認真審讀材料,注意材料的傾向性,這是創新中的守正。這要求學生既要抓住表格中從2008年到2022年的時間跨度所展現出的幾個方面的跨越內容,又要結合文字部分所給的內容提示,緊扣材料分析論述,能夠體現對學生表文審讀能力的綜合考查。
教師簡介:
李洪興,哈三中高三語文組備課組長,中共黨員,市『四有好老師』,多次獲『優秀班主任』『最美班主任』『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校骨乾教師。
李月寧,哈三中語文教師,高三二批次備課組長,優秀共產黨員,哈三中『四有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