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 (記者 楊帆)8日,高考文綜科目考試結束後,東北網記者邀請到哈爾濱市松雷中學高中部歷史教師田麗艷對歷史試題進行權威解析。她說:『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歷史命題緊握時代脈搏,盡顯歷史學科育人本色,在考查學生基礎與能力過程中,穩步銜接新老高考。既體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又體現了歷史學科的育人作用。』
緊握時代脈搏穩扣『四個自信』
全國乙卷第24題以青銅器為切入口,強調長江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以此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第29題,在五四運動中,傳播馬克思主義,通過此案例凸顯我們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正確性,進而樹立『理論自信』。
第41題通過二戰後中日兩國技術引進,新中國在艱難中仍取得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強調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建設正確性,進而樹立『制度自信』的原則。
強基『四翼』體系盡顯育人本色
基礎性,全國乙卷第26題圍繞宋代官職『通判』的概念展開,設置情境通過對『通判』的職責權限的說明來強化地方治理問題,學生只有理解『通判』這一概念,纔能解決問題,這體現高考評價體系基礎性
綜合性,第41題既有日本與新中國的技術引進情況,又有中國技術引進的經驗總結,需要學生比較、分析、及綜合整合材料與知識,從中外相連,古今貫通中解決問題。
應用性,第25題,有關中國書法內容的介紹體現了鮮明時代氣象與藝術風格,從中可以提昇學生的審美能力,體現五育並舉。
創新性,第24題中通過《後漢書》等史籍中關於東漢官吏與老虎相關的史事,要求學生自選角度、發現問題、推出結論,材料與設問都非常新穎,需要極大調動學生對知識整合能力,及發散思維的運用。

哈爾濱市松雷中學高中部歷史教師田麗艷。
教師簡介:
田麗艷,哈爾濱市松雷中學高中部歷史教師、歷史組教研組長、高級教師,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學專業,教齡18年。多次獲得全國性教育教學論文、三省四市科研成果教學一等獎,並代表學校參加『百花獎』教學大賽和市燭光杯比賽,榮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