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0日訊 克山縣發展鄉四座村的齊某一家,妻子患有精神障礙,6個孩子都在上學,齊某是全家唯一一個勞動力。由於過度勞累,導致他雙側股骨頭壞死,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11畝土地的轉包款成為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
克山縣民政部門在與鄉村振興局數據交換中,注意到了齊某一家的困境。入戶走訪後,發展鄉按照相關要求和流程,將齊某一家8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齊某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是滿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利的兜底性政策。齊某一家的生活轉變,只是齊齊哈爾市緊密關注全市困難群眾生活狀況的縮影。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聯合鄉村振興局、教育局、人社局、衛健委、住建局、醫保局、殘聯等部門,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監測預警機制。目前,全市納入預警監測83730人。以此加大了主動發現、主動排查、主動救助力度,做到有困必救、有難必助、應保盡保。
在落細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措施方面,我市主要是對『重點人群』中符合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政策,及其他兜底保障政策的,通過簡化辦理流程、集中審核審批等辦法盡快納入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加強風險防范和動態跟蹤管理,開展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其家庭收入變化情況。
同時,對『重點人群』存在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困難的,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對接和信息推送,協助相關部門采取綜合措施救助幫扶,在社會救助信息系統低收入家庭人口信息模塊中進行標注和維護,以全面掌握工作落實情況,形成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
趙某是龍沙區五福瑪村小民屯村民,兒子年幼時觸犯法律在監獄服刑十餘年。離異多年的趙某患有腦梗,生活無法自理,龍沙區民政局將他列為重點返貧監測對象。
經過多次實地走訪,了解到趙某辦理低保的癥結在於缺少兒子服刑證明。在開具證明期間,聯合當地駐村工作隊委派專人對其進行結對幫扶,為其送鞋、衣物等生活物資,照顧其生活。通過牽頭聯系遼寧監獄管理局出具服刑證明、民政部門調取離婚協議,為趙某成功辦理低保。
『其實早在2018年,龍沙區就對趙某采取經濟救助與生活幫扶雙重照顧。』市民政局副局長梁曉磊介紹,通過與其周邊食雜店達成協議,由村委會預支錢款,提供生活所需基本物資。如今,將其納入低保後,生活更加穩定了。 『
市民政局緊盯低收入群體,不斷完善救助措施,確保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得到快速有效保障。』梁曉磊表示,齊齊哈爾市將持續著力在『兜底線、防返貧』上下足功夫,有效預防臨時遇困家庭陷入致貧返貧窘境,兜牢民生保障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