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兩個『500億』 兩個『100項』
2022-06-23 07:5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22年,哈爾濱加快建設105個生物經濟項目,總投資509億元;儲備100個項目,總投資500億元

  黑龍江日報6月23日訊 22日,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哈爾濱市『促進四大經濟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生物經濟專場發布會。會上,哈爾濱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曉萍發布了《哈爾濱市『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哈爾濱市加快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哈爾濱市支持生物經濟加快發展的若乾政策》,並就相關內容進行解讀和介紹。哈爾濱市科技局副局長趙雷、哈爾濱市工信局二級巡視員張國華、哈爾濱市松北區政府副區長邵鋼、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閆常平就如何支持生物經濟發展做了相關介紹。

  構建『一核、兩區、七基地、

  兩帶兩組團』格局

  張曉萍說,《規劃》確定了哈市『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目標。未來5年,通過聚焦重點、夯實基礎、提昇能力、匹配供需、優化環境,構建『一核、兩區、七基地、兩帶兩組團』協調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國家生物醫藥集群建設示范區,東北地區生物經濟發展先行區,立足龍江、輻射東北亞的生物經濟開放發展引領區。『十四五』末期力爭生物產業集聚發展實現新跨越、生物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生物技術惠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獲得新途徑、生物經濟發展環境優化邁向新階段。

  到2024年規模突破1500億元

  為推動《哈爾濱市加快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年)》落實落靠,哈市發改委起草了《若乾政策》和《工作要點》,初步形成了5年發展規劃、3年實施方案、1個產業支持政策、1個年度工作要點的『5311』產業發展保障體系。《方案》確定的哈市生物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24年生物經濟規模突破1500億元,成為哈市打造『七大都市』扛起省會擔當重要支橕力量和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儲備項目超百個總投資500億元

  張曉萍介紹,《方案》提出從優化產業創新布局、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強化核心共性技術研發、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4方面全面提昇產業創新能力,著力打造生物經濟創新發展『新支點』和『動力源』。同時,《方案》注重建立健全生物經濟項目謀劃儲備機制,建立市、區縣(市)、園區(功能區)三級項目謀劃儲備庫,下大力氣謀劃儲備項目。2022年,哈市謀劃儲備生物經濟項目100個以上,總投資500億元以上。推動105個總投資509億元生物經濟項目加快建設,年度計劃投資80億元。

  此外,為幫助創業者、開拓者乾事興業,市政府又制定了《若乾政策》,在省《政策》配套加碼基礎上,按照補足政策空白、突出產業優勢的原則,結合哈市實際和企業訴求,提出了15條支持政策。

  科技創新賦能生物經濟發展

  在哈生物企業作為技術成果吸納方,簽訂實際交易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合同,且在哈落地生產、產品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按照其實際交易額的10%給予補助,每戶企業總支持額度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在哈企業建設藥物篩選、成藥性評價、GLP實驗室、實驗動物服務平臺、檢驗檢測平臺、GMP共性工廠、新藥報批等公共服務平臺,按照總投資的20%給予補助,每個平臺支持額度不超過400萬元。

  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圍繞校所科技成果轉化開展投融資活動,根據年度促成融資到賬金額的2%,擇優給予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最高200萬元獎勵。

  對首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獎勵50萬元,規模以下企業獎勵15萬元,對再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標准減半。

  對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上且履行統計填報義務的企業,按照企業上年度研發投入存量的4%和增量的10%給予補助,補助資金省、市(縣)各佔50%,補助金額最高600萬元。

  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優化昇級

  引導企業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布局,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力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和諧統一前提下,實現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集聚政策合力引導本地醫藥企業向園區集聚,提昇醫藥產業園區的整體效應。

  通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發揮哈爾濱市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潛力與優勢,吸引更多資本,共同推進大項目謀劃與建設。

  發揮哈爾濱新區生物經濟發展優勢

  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引領作用,把生物經濟打造成為新區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以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生物醫藥集群為核心,以依托黑龍江豐富的農業資源而崛起的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產業為雙翼驅動,以健康服務為配套,構建生物產業聚集示范區、生物技術創新引領區、生物科技轉化核心區、生物政策探索先行區,努力形成『一核、兩翼、四大功能區』的蓬勃發展態勢,以極核模式帶動全省生物經濟產業迅猛發展。

  生物技術賦能現代農業發展

  依托優勢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種業龍頭企業,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建立農業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體系,搭建種質資源精准鑒定評價與基因挖掘平臺,為新品種選育和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公益性、基礎性支持和服務。

  發揮哈爾濱市農業科研院所資源技術優勢,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

  通過『揭榜掛帥』、重大科技專項等多種方式穩定支持種業創新,融合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全基因組選擇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進生物育種向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發展。

  堅持常規育種與生物育種有機結合,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技術為主攻方向,努力在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產及地方特色品種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促進生物獸藥疫苗產業發展。積極協調推進非洲豬瘟疫苗、禽流感新型疫苗等獸用疫苗更新迭代,開發新型畜禽疫苗、寵物用高效疫苗,創新豬藍耳病、非洲豬瘟、禽流感診斷試劑、疫苗、獸藥等為代表的疫病檢測監測技術在動物實驗、小區試驗、生物安全技術防范等研發方面工作。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