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著力建設『六個龍江』加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2022-06-23 09:01: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偉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五年黑龍江振興發展要著力建設『質量龍江、創新龍江、開放龍江、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勤廉龍江』的奮斗目標,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描繪了可期可及的美好願景,這既是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鮮明體現,也是加力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生動實踐。必須牢牢把握黑龍江現階段發展的中心任務和主攻方向,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開放包容、綠色低碳、為民造福、勤政清廉,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

  堅持質量引領

  讓高質量成為振興發展的顯著特征

  報告提出建設『質量龍江』,置於建設『六個龍江』首位,站位高遠、寓意深遠。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新階段開啟龍江振興發展新征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在全國區域發展大格局中,我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高標准保障高質量。發展只有追求高標准,纔能實現高質量。對照國內外發達地區、行業標杆、先進典型,找准參照系,定准坐標系,明確跳起摸高、跨越趕超的高質量發展目標體系。制約我省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三偏』『四個短板』。只有堅持高標准解決好『三偏四短』突出矛盾和問題,龍江纔能真正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新路子。堅持提質擴量並重。發展的結構、規模、速度、效益是有機統一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是建立在一定速度基礎上的發展。龍江振興發展,就是既要質量又要速度的發展,在質的提昇中實現量的快速擴張。

  堅持創新驅動

  讓創新成為振興發展的基點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龍江振興發展的基點在於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省科教資源豐富,要主動搶佔創新制高點,贏得振興發展先機。實施科教振興計劃,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切實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行動。著力提昇自主創新能力,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推動科技成果高質量就地轉化,激活發展內生動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大量湧現。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積極發展高成長性高附加值企業,做大做強創新型領軍企業,讓市場主體多起來、讓優質企業活起來,推動企業更好發揮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主體作用。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大力開展科技成果招商,積極探索在哈爾濱新區創建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易會(簡稱『哈科會』),創新技術孵化、交易、轉讓業態,促進我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技術溢出,形成『南有深圳高交會,北有黑龍江哈科會』的新格局。營造濃厚創新氛圍,圍繞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等產業,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

  堅持開放包容

  讓開放成為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

  以更高水平開放深化更深層次改革、促進更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向北開放重要窗口。依托沿邊區位條件,找准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深度參與構建東北亞經濟圈,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構築聯通俄羅斯、面向東北亞、拓展東南亞、輻射歐美非的立體化開放體系。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全面提昇龍粵、深哈對口合作水平。高質量建設對外開放平臺。探索比照俄羅斯自由港和超前發展區政策,爭取國家在落地簽證制度、貨物通關、企業所得稅、財產稅、土地稅和保險金等方面,賦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哈爾濱新區)自由港政策,進而實現東北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政策高度契合。

  堅持綠色低碳

  讓綠色成為振興發展的靚麗底色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路徑。全面推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制造,強化減污降碳,實施清潔生產,構建循環鏈接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為我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作貢獻。健全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和協作機制。推動各市(地)生態常態化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應用管理,探索建立全省環境污染排放、檢測、執法一體化標准體系。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核算和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合理估價全省生態產品價值,促進建立國家生態產品價值測算評價體系,努力建設碳匯經濟大省,提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水平。集中力量加強綠色『卡脖子』技術難題攻關,大力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完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完善有利於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促進生態功能區和資源型地區轉型昇級。爭取國家延長生態效益補償資金補助年限,提高補助標准。在爭取國家投資建設重大生態、水利等工程項目時,探索與受益省份在項目資金及地方配套資金等方面的合理分擔機制,實現收益共享雙贏。

  堅持為民造福

  讓幸福成為振興發展的奮斗目標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實施民生振興計劃,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讓廣大龍江人民共享振興發展成果,以高質量發展提昇高品質生活。堅持穩就業、保就業。健全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失業保險金、就業資金和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服務等方式,統籌推進重點人群就業,切實解決城鄉困難群體就業問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新就業形態,政府、行業協會、院校和互聯網平臺應共同努力,加大對新職業從業者的培訓力度,共建實訓基地,深化產教科融合,促進新職業從業者提昇技能、專業化程度和職業認同感。全面提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准確把握需求結構和社會結構新變化,應用『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公共服務供給理念更新和技術創新,盡快建立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城鎮常住人口掛鉤機制,全面提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及性水平。推動公共資源平等配置。努力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均衡配置;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提高退休人員待遇和低保人群保障水平;提昇食品藥品整體安全水平,著力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注重提昇能級、完善功能,著力解決老舊小區改造、交通擁堵、供熱供氣、垃圾分類等突出問題,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紮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鄉村規劃引領,深入實施新時代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加快推進實現農村現代化。創新和加強社會治理。積極探索『數字化+網格化』基層治理模式,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昇社區(村)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昇全省人民幸福指數。

  堅持勤政清廉

  讓善治成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

  勤政清廉是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振興發展為了人民,再創輝煌依靠人民,要在推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征程中,讓全省人民的獲得感更多、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強。以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為契機,持續加強能力作風建設。打鐵必須自身硬。推動龍江振興發展,必須靠過硬的能力作風作保證。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常態長效,讓新風正氣得以弘揚,讓實乾擔當得到激勵,切實解決思想觀念、能力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廣大乾部不斷提昇乾事創業的精氣神和真本領,知重負重、擔當作為,殫精竭慮、真抓實乾,切實擔起推動振興發展的歷史重任。自覺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大力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持續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持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從嚴從實加強乾部教育管理監督,以廉潔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作者系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成員,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副書記)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