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龍江發展和向北開放的關懷囑托,提出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的戰略設計和『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的推進目標,將著力建設『開放龍江』置於『六個龍江』建設之中,堪稱是以龍江高水平開放服務龍江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從通盤考量、立體銜接、前後呼應、相互支橕的『六個龍江』建設的根本、基點、途徑、底色、目標和保證的戰略設計看,『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的目標,力求把握未來五年龍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五大新特征。開放理念貫穿龍江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開放活力帶來的發展變化迅猛而顯著,基礎雄厚而碩果累累,已成為龍江綜合實力日益增強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建設『開放龍江』,充分彰顯開放活力,推動龍江發展融入時代發展大潮的大格局,參與區域發展大勢的大競爭,踐行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大使命,作出民族復興大業大貢獻的決心,是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必由之路。
解放思想成為吹響龍江開放時代號角
立足新一輪思想大解放,補齊制約開放的思想觀念短板,堅決破除思想禁錮和慣性思維,聚焦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東北亞區域合作中心樞紐、對俄經貿合作最前沿的區位優勢,從思想高度、理論維度、認識尺度、實踐力度上,著力展現建設『開放龍江』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橕,自覺踐行龍江『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和開放擔當,堅持推動『解放思想,振興發展』研討不斷走向深入,推動我省對俄和東北亞國際合作躍上新臺階,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創新引領成為龍江開放新引擎
龍江振興發展的基點在於創新,龍江開放的支點也離不開創新,用改革創新的思維理念破解開放的難題是龍江形成高水平開放優勢的先決條件。著力建設『開放龍江』彰顯了龍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一以貫之,把創新作為引領新時期開放理念、對接多元化開放實踐和豐富國際化開放制度的前瞻意識,將創新貫穿未來高水平開放乃至高質量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的主動作為,也為未來五年以創新塑造開放新優勢,以創新支橕國際化合作,以創新拓展產學研合作,以創新引領高水平開放,以創新構建開放新格局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改革賦能成為龍江開放穩定器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成為激發高水平開放的動力活力,改革激發動力將為開放帶來新的活力,營造新的源頭活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標准市場體系更加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入全國一流行列,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活力明顯增強、著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生態等,都在詮釋一個深刻的指向,堅持向改革要發展、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未來,著力補齊體制機制、開放合作短板,在改革上殺出一條血路,在開放上闖出一條新路。著力建設『開放龍江』時不我待,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將為構築開放體系掃清體制、機制和結構上的障礙,推動各領域和各要素改革為高水平開放保駕護航,讓改革成為新型開放行穩致遠發展的穩定器。
平臺載體成為龍江振興新動能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暢通面向俄歐亞的立體化國際大通道,構築聯通俄羅斯、面向東北亞、輻射歐美非的開放新體系,出口產品加工區、生產基地互動區、跨境產業拓展區等拓寬對俄經貿合作領域,打造特色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開放新布局,依托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制度創新拓展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新示范,深化與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對接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開放新領域,不僅為著力建設『開放龍江』增添承上啟下的底數、底氣,還將為『質量龍江』『創新龍江』『綠色龍江』建設營造內外循環新平臺,創新驅動新路徑,為『生態龍江』和『幸福龍江』積蓄實力,增添動力。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