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匯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執政之基、發展之需、和諧之源。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全面總結全省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建設『幸福龍江』的目標要求,高站位、全方位地勾畫了未來五年龍江提高民生保障和百姓福祉的藍圖。
五年民生成就夯實『幸福龍江』基石
五年來,我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在民生領域持續發力,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現行標准下全省62.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省財政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5%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6年增長30.7%和51.2%,交出了脫貧攻堅、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一份份沈甸甸的民生成績單。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需求,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活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作為未來五年『六個龍江』建設的發展目標之一,建設『幸福龍江』,我省要牢牢把握人民幸福指數,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需急盼亟待解決的問題,多措並舉打好民生建設的『組合拳』,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動各項民生事業的發展,不斷增進龍江人民福祉。
以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
民生冷暖見初心,一枝一葉總關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通篇充滿了濃濃的人民情懷和炙熱的民生溫度,提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解決好重點領域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大會報告提出以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這一戰略部署將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有機統一起來、實現良性循環,築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充分體現了創新發展的辯證思維,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的使命意識和宗旨意識。通過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做大蛋糕,為我省民生改善,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大會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直接關系百姓的『飯碗』,關系千家萬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確保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目標,必須要充分把握勞動力市場演變的規律和特點,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把發展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堅持就業優先、創業為榮,以創業帶動就業,放大就業倍增效應。健全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推動各項就業政策措施加力增效,以激發市場活力穩就業、以釋放創新創業動能促就業、以提昇服務效能保就業。加大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就業支持力度,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容量,改善就業結構,提昇就業質量,讓各方面就業人員各得其所、安居樂業,夯實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礎。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核心,在高質量發展中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進入新發展階段,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是未來五年我省民生工作的重點。推動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需要著力加強制度性安排,以鼓勵創業擴大就業為主要抓手,以激發重點群體活力為有效途徑,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有力保障,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強化收入分配政策激勵導向,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拓寬居民收入渠道,挖掘居民收入增長潛能,加強困難群體幫扶,推動富民增收與經濟增長互促共進,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讓龍江人民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
織牢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織牢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當前,我省社會保障建設面臨諸多新矛盾新挑戰,在新發展階段,必須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改革構建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兜牢民生底線,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的政策體系,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普惠性、標准化和多元化;要進一步提高我省社會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步伐,增強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的針對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提昇公共服務水平,以優質公共服務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幸福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建立更加成熟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實現社會保障全民覆蓋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堅定人民群眾在龍江興業創業的信心決心。
【作者系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成員,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行政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