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肇州實施"1255"行動 加快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2022-06-27 09:51:53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肖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7日訊 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肇州縣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迅速行動,圍繞大慶市『六項工程、六個示范』工作任務,結合肇州實際,深入實施『1255』創建行動,切實把創建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

  突出『一條主線』。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五個新肇州』建設全過程,納入縣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在全縣各族群眾中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旋律。

  錨定『兩步目標』。高點謀劃推進『肇州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3年行動』,分『兩步走』全面打響攻堅戰。第一步,力爭2022年進入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行列;第二步,力爭2023年申報並衝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實施『五化支橕』。工作保障『常態化』,堅持高規格謀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抽調精乾力量開展工作,嚴格落實巡察督查、文明體系、財政預算等『八個納入』。內涵塑造『人文化』,挖掘傳承肇州文化歷史、紅色基因以及新時代各族群眾創業典型,推進『龍江工委』遺址復原,打造『肇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寫出版《時代楷模》《肇州人足跡》,排演龍江劇《青馬湖兒女》,著力構築各族群眾共有精神家園。品牌創建『實體化』,有序打造縣博物館、烈士陵園、老街基公園、肇州二中、縣第二幼兒園、建設社區、肇州鎮壯大村等一批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示范單位和示范廣場,構建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建格局。宣傳教育『全民化』,通過『紅石榴』主題活動、『基層書記』訪談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碼』背上的民族、校園主題團會等形式,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進機關、進校園、進鄉鎮等『十進』活動。事務治理『網格化』,把民族工作納入縣域網格化治理平臺,搭建368個綜合網格、5個專屬網格,依托網格有序開展民族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和防范工作,以網格『微治理』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把高質量、均等化公共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推進『五項融合』。肇州縣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支橕,實施『民族團結進步+』融合行動,激發創建工作持久生命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產業園區』融合,加快建設『富裕新肇州』。深入實施『惠民惠企惠商工程』,出臺民族企業扶持政策,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原料基地+專業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專業合作社714家、家庭農場196家、種養大戶3354戶,園區企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500餘個,間接拉動農民增收5億元。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鄉村振興』融合,加快建設『美麗新肇州』。把補齊『三農』領域短板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關鍵一招,大力發展新福香瓜、托古小米、永勝烤煙、肇州糯玉米等特色種植,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振興格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文化旅游』融合,加快建設『活力新肇州』。搭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平臺,打造紅色游、鄉村游精品線路,開發葫蘆畫、剪紙等非遺旅游產品,舉辦『老街基文化廟會』『冰雪風箏花燈會』活動,《北國戲韻》等原創作品連續登上央視『一鳴驚人』欄目。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精神文明』融合,加快建設『清明新肇州』。在各族群眾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19個鄉鎮(社區)文明實踐所、104個村級站全覆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民生福祉』融合,加快建設『幸福新肇州』。聚焦『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重點,堅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頻共振,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重點推進教育、醫療、社保、棚改、防疫等工作,持續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責任編輯:王聰